李姝深深觉得,除了读书,她离肖氏的距离差了十万八千里。
这几个月里,豆娘除了读书,样样都比两个妹妹做的好,丽娘都是中不溜。肖氏见她们都肯用心,也不计较谁好谁坏。十个手指还有长短呢,哪能人人都一样,反正都是她的女儿。
在家闭关几个月,李姝觉得自己要出去透透气。她央求肖氏,让她们出门逛逛。
京城治安好,等闲人家的小娘子,也不是整日关在家里。肖氏觉得女儿们总是关在家里,没得关傻了。遂挑了个风和日丽的好日子,自己带着几个女儿们一起出门了。
待到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春日的景色格外的好,阳光明媚、春风和煦。
李家姐妹三人,从大大小,依次穿着水红、嫩绿、鹅黄的上衣,裙子也是同色的,豆娘的裙边绣了两朵石榴花,丽娘的是山茶花,李姝的是迎春花。姐妹三个都戴了绢花和耳钉,说不出的俏丽。
张氏看到三个孙女一溜站齐,喜欢的不得了,忙叮嘱肖氏,给丫头们买些好布匹回来,做些好看的衣裳。郑氏也喜欢的摸摸这个,又看看那个,只恨男人死的太早,自己没能多生几个孩子。心下想着,回头给侄女们一人买朵绢花戴戴,也是她这个大娘的心意。
肖氏看到自己的女儿们出落的花骨朵一般,内心说不出的欣喜。
特别是豆娘,到李家小半年,李穆川早已把她的名字添到族谱上,她也彻底成了李家人。这几个月下来,她过的平和舒心,早没了当日黄毛皮瘦的样子,愈发好看,容貌姿色在这一带都是少有。
肖氏每常看了,都不敢让她单独出门。但豆娘都13了,要赶快说亲。这要说亲,就不能藏在家里,酒香还怕巷子深呢。
今日,肖氏特意把三个女儿打扮的异常好看,也是存了心思,希望能给女儿们说更好的人家。
母女四人刚出门,还没出杨柳胡同呢,遇到胡同口杨捕头的太太陈氏也带着女儿出门。
杨捕头是在大理寺衙门当差,和李穆川是文武殊途。两家男人虽关系一般,家里的太太却是常来常往的。按照肖氏和陈氏的说法,“他们男人在外也有三五个酒肉朋友呢,咱们女人,整日在家围着锅台转,好容易有个说得来的姐妹,还得经过他们同意不成!”
双方见了礼,陈氏立即拉着李家的女儿们一顿夸,“嫂子家莫不是得了什么秘方,才几日不见,怎么几个女儿都养得跟天仙似的,看的人真眼馋!”陈氏见了豆娘,暗自惊心,李家收养的这个女儿,容貌真是不错!怪不得肖氏把她藏家里不放出来呢!
肖氏也拉过杨家女儿芙娘夸道:“看看看看,有这么水灵的女儿,还不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