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44年4月,裕亲王带着黛玉来到奉天。
黛玉在奉天的院子一直留着呢,有下人定期打理,稍事整理,就能入住。
半年没见,大家很是亲热。
稍是叙旧,林老爷就带着大女婿、阿寿去前院书房了。
关于羊毛线作坊,甚至聚众成城,是个长期的过程,过程中会遇到各种突发事件。
尤其是再不引起蒙古王公们的警惕之前,完成这项差事。
林老爷要裕亲王有这个心理准备。
林老爷欲扬先抑。
裕亲王点头,表示知道。
“不过,如果完美完成这个任务,也是大功劳。”
然后针对这个差事中间可能遇到的事件,例如召集人手、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进行了探讨。
其中有很多细节,是裕亲王幕僚所忽略掉的。
接下来几天,几个人一直在谈论裕亲王这个差事,林老爷还带着他来到自己之前的实验作坊,实地考察具体步骤,让他心里有底儿。
一句话,这一趟所来非虚!
自己这个岳父成竹在胸!
一切讨论完之后,裕亲王带着随从出发去科尔沁了,准备在那儿建立第一个羊毛线作坊。
言娘在送别裕亲王的时候,期待羊毛衫,毛衣毛裤,奶酪,奶粉,强壮内地人口;内地的茶叶美酒水果丝绸奢侈品等大量流入蒙古,消磨蒙古人的悍勇善战!
出嫁女不能长时间住在娘家,裕亲王要出发蒙古,黛玉原本准备回京呢。
这一次能跟过来,在娘家住这么长时间,黛玉已经心满意足了。
还是裕亲王自己说的,要补足去年新婚住对月的礼。
虽然没听说过住这种礼也能补,但女婿发话了,亲家母不反对,自己人得了实惠,也不用谦虚,林家直接答应了。
黛玉就留在娘家了。
换上汉家衣衫,忽略发型,还是一副闺中女儿的形态。
看来,这半年,她在裕亲王府过的不错。
也是,她现在不是寄人篱下的孤女,而是有娘家、有嫁妆、有人手、有地位、有心胸,还不缺聪明才智,这样还过不好,就天理难容了!
她还俏皮的说:“幸好没接手管家,要不然哪能这么轻易的出来?”
看来她的出嫁生活过的真的过错,林老爷和言娘也放心了。
不过,裕亲王走后半个月,黛玉被府医王大夫诊出怀孕一月余。
林老爷这一次从肇庆府调任奉天,路途遥远。
周大夫虽然保养有道,但终归是上了年纪,而且,人家在肇庆的林佳氏学堂,传业授道,乐不思蜀。
于是,这次林老爷调任奉天,是带着他推荐的新任府医——王大夫,出发的。
林老爷很是高兴,不管是外孙还是外孙女,都是第三代血脉。
在他这个年纪,有的人家都抱重孙了,自己也马上要升级当外祖父喽!
“我要当姨妈啦!”呦呦已经知道姐姐的孩子要称呼自己姨母,感觉很是新奇。
其他几个孩子也很高兴,不过都小心翼翼的,生怕吓着姐姐,在他们心中,姐姐是娇弱的。
还有一喜,怀孕前三个月胎还没坐稳,不能劳累,那么黛玉回京的时间就要推迟。
林老爷和黛玉都给裕亲王写信报喜。
裕亲王也喜欢这个新婚妻子,貌美娇柔,聪明狡黠,虽然有时候会耍小性子,但那都是夫妻情趣嘛。
裕亲王很爽快的同意黛玉在娘家养胎满三个月再说,并很自觉的给京中亲娘报喜,说了自己的打算。
瓜尔佳氏知道儿子的这项差事,多亏了亲家,再说黛玉怀的是自己的亲孙子,没有不满意,直接打发人送过来不少保养品。
在信里还提了一下,王爷后院田格格已经生了,是个阿哥。
黛玉也很贤惠的,让丫鬟们准备了贺礼。并表示自己怀孕了,王爷身边没人照顾,请母妃派人去王爷身边照顾。
于是瓜尔佳氏把自己侄女小瓜尔佳氏送去蒙古儿子身边。
虽然黛玉得不到爹爹和郡主那种感情,但这个时代男人三妻四妾是司空见惯的,黛玉出嫁之前就知道自己的丈夫不仅妻妾成群,还儿女成群,她已经有心理准备。
但黛玉知道夫妻感情需要呵护,于是隔三差五的写信问候,说自己身边的趣事儿。
夫妻俩虽然没在一起,但信件不断,问候不断,感情也没生疏。
反而会有小别胜新婚之感。
6月底,黛玉也怀胎满三个月,这时候收到裕亲王的信件。
信上说,天气已经入伏,京中的夏天很是炎热大户人家都到庄子上避暑。
怀孕容易体热,你身体娇弱,不能多用冰,奉天这边夏天气温低,你也舒服些,就等天凉快了,再回京吧。
于是一家人,整整齐齐又愉快的过了几个月。
奉天这个地方,真是消暑的好地方。
黛玉在用羊毛线给自己肚子里的娃织小衣服。
织毛衣不像刺绣那么废眼睛,熟练之后,不用一直盯着毛衣针。
言娘跃跃欲试。
不擅女红,还耐不下心来学习,言娘没给孩子们亲手做过衣服,这一直是她的遗憾。
现在嘛,言娘有了要给林老爷还有孩子们各织一件衣服的宏愿。
嗯,就从袜子开始吧!
于是,大夏天的,娘儿俩抱着羊毛线打发时间。
连呦呦都被吸引了,跟着巧手的丫鬟用毛线织荷包,勾花朵。
对的,已经有人开始用钩针玩儿毛线了。
真是玩出花样了!
不过,言娘这边进展缓慢。
黛玉怀孕,身上增添了母姓的光辉,好似更吸引人了。
色不迷人人自迷。
那不,就把有空闲来探望老婆的裕亲王迷住了。
信件更频繁了。
进入八月,黛玉就要回去了。
裕亲王要回京给康熙帝汇报工作,过来接了黛玉回京过中秋节。
一家人依依不舍的告别了。
不过,言娘告诉她,过两个月,在她生之前自己就回去,陪她生产。
奉天离科尔沁大草原很近,七八月份,是蒙古大草原最美的时候。
黛玉回京后,林老爷休沐时,带着妻儿去大草原骑马散心。
言娘切实感受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耳边仿佛回响起上世小时候看的还珠格格,言娘不自觉的哼唱起来,想到哪儿唱到哪儿。
什么策马奔腾,什么活的潇潇洒洒。
套马的汉子,你威武雄壮······
什么对酒当歌,野餐不错!
侍卫打回来兔子野味儿,加上厨房准备的东西。
吃的也很合胃口。
言娘:不想回去了,做个牧羊女也不错!
不过,当她见到牧羊女那不用胭脂自然红的脸蛋儿,很顺从的跟着林老爷打道回府。
临入睡前,林老爷好整以暇的说道:“言娘,套马的汉子,威武雄壮?”
“老爷,你听我解释,我说的是力拔山兮气盖世那种雄壮的体型·,多有男人味儿啊·····”
言娘知道这个小心眼儿又开始找茬儿了,不过还是作死的把心里话说出来了。
“哦,老爷在你心中不威武雄壮?”
言娘:你自己威武不威武,心里没点儿逼数嘛?
然后,林老爷让她感受另一方面的威武!
言娘:我倒是想威武不能屈,但是吧,美色惑人嘛!
这天傍晚,林老爷说戴梓已经遇赦回铁岭了。
见言娘着急,直接说道,“铁岭离奉天不远,距离奉天仅百十里。我们以后就没有顾忌,不用像以前那样遮遮掩掩的照顾,能光明正大的照顾了。”
这样更好!希望他的手艺能有人继承下去,在将来,保卫华夏!
皇帝既然已经暗示阿寿将指婚十五公主,那韬光养晦就没必要了。
你不能让人说皇帝眼瞎,看上个一无是处的驸马。
林老爷决定,让阿寿参加明年的童生试。
于是,林家的自建小考场起来了,阿寿开始在里面慢慢适应。
休息,吃饭,时间逐渐延长。
不过,奉天这边比北京冷,天气太冷后,就放弃了。
不能让冻着孩子。
十月底,算着黛玉已经怀孕满7个月,奉天这边已经下了一场雪了。
为了防止之后大雪封路,行路困难,言娘动身回京。
动身前,言娘原本想着还按上一次的人员安排,林老爷带着三胞胎留守奉天。
自己带着阿寿和双胞胎回京。
“排排坐,分果果。你三个,我三个。”
言娘想起小时候学过的一首儿歌,有些好笑。
这一次呦呦不乐意了,“上一次半年没见娘,我好想娘啊。而且,我能帮助娘照顾弟弟们。”
林老爷也有想法:“虽然阿寿考个秀才的知识储备足够,但精益求精,锦上添花也不为过嘛。”
这是想阿寿留再奉天,接受他的名师辅导。
言娘考了一下,那好吧。
阿寿留下来,争取考前更近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