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臣捧着桑苗,小声对父亲说:“爹,这桑苗跟咱家院里的一样,陛下还记得您爱种桑呢。”
夏儒点点头,眼眶一热。
这聘礼里的心意,比黄金还贵重。
纳征礼后第三日是请期礼。
钦天监监正捧着三幅庚帖跪在坤宁宫,高声道:“陛下,臣择得三个吉日,分别是三月十五、三月十八、三月二十,均为天地交感、宜嫁娶之辰,请陛下与皇后择之。”
朱厚照接过庚帖,却没立刻定夺,反而对张永道:“去行宫问问阿绾,她想选哪个日子。”
张永领命而去,不多时回来禀报:“陛下,皇后说三月十五好,说那天是春分,万物生发,吉利。”
朱厚照笑了,提笔在三月十五那幅庚帖上画圈:“就依阿绾的意思。”
请期礼的正副使依旧是张懋和王渊。
两人捧着定好的庚帖去夏府传旨。
夏儒接旨时,夏妻正在厨房里蒸喜糕。
听到 “三月十五成亲” 的消息,手里的擀面杖都掉在了案板上,笑着喊道:“阿绾要嫁过来了!三月十五,正好是她娘的生辰!”
院子里的蔷薇开得正盛。
夏儒看着庚帖上的朱圈,只觉得这日子比什么都吉利。
从纳吉到请期,礼部整整忙了二十天。
张升几乎住在了衙署,每天巡查各房进度。
仪制司要练熟亲迎的仪仗队列。
精膳司要备齐亲迎时的酒礼。
主客司要对接内府准备皇后的册宝。
文选司要安排好观礼的王公大臣位次。
李谦带着吏员反复演练正副使的礼仪动作,连鞠躬的角度、读祝文的语速都掐着时辰练。
赵全则亲自去夏府查看宴席准备,叮嘱厨子 “菜要清淡,符合皇后家风,别弄那些山珍海味”。
夏府也没闲着。
夏儒请了锦衣卫的校尉帮忙,在院门口搭起朱红彩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门框上贴满 “囍” 字。
老槐树上挂起红灯笼。
小菜园里新种的青菜绿油油的,透着生机。
夏妻连夜给夏氏做了双绣着桑枝的布鞋,缝了又拆,拆了又缝,嘴里念叨:“阿绾从小就爱穿我做的鞋,成亲那天得穿得舒坦。”
夏臣则在书房里抄写《农桑辑要》,打算作为姐姐的贺礼。
笔尖在纸上划过,满是期待。
行宫那边,夏氏也在做准备。
尚宫局的女官教她亲迎时的礼仪,如何拜谢天地、如何叩见太后。
她学得认真,时不时问:“入宫后,还能去皇庄看我爹种桑吗?”
女官笑着回道:“皇后娘娘放心,陛下说了,您随时能去皇庄,还让奴婢给您备了轻便的布裙,方便您查看桑苗。”
夏氏点点头,手指摩挲着袖口的桑纹刺绣。
这是她自己绣的,想着入宫后也能带着家里的念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