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也没闲着。
每天处理完朝政,就会问张永:“皇后的册宝做好了吗?”“亲迎的马车装饰好了吗?”
张永每次都详细回话:“册宝是内府最好的匠人做的,金册刻着‘皇后之宝’,玉印是和田白玉,温润得很;马车刷了朱漆,挂着流苏,里面铺了软垫,陛下特意让加了个小桌,放皇后爱吃的蜜饯。”
朱厚照听了才放心,偶尔会站在窗前,望着行宫的方向,嘴角带着浅笑。
等了这么久,终于要娶阿绾入宫了。
转眼就到了三月十四,成亲前一天。
京城早已被喜庆笼罩。
大街小巷都挂着红灯笼。
百姓们自发地在门前摆上鲜花。
连乞丐都捧着红纸,盼着沾点喜气。
礼部的灯火亮了一夜。
吏员们最后一次清点仪仗:三百六十名校尉排列整齐,六十面旗帜迎风招展,十二对宫灯擦得锃亮,亲迎的马车停在午门外,朱漆上的金纹在月光下闪着光。
夏府更是灯火通明。
夏儒夫妇在院子里挂最后一盏红灯笼。
夏臣帮着校尉搬嫁妆。
其实没什么贵重东西,只有几箱夏氏的旧衣服、染布的工具,还有夏儒整理的染料配方,却被校尉们小心翼翼地搬着。
夏妻摸着女儿的嫁妆箱,眼泪掉了下来:“明天阿绾就要入宫了,以后想见一面都难。”
夏儒叹了口气,却又笑了:“陛下待咱们这么好,阿绾在宫里不会受委屈的,以后咱们还能入宫看她。”
皇宫里,朱厚照站在坤宁宫的窗前,看着天上的圆月。
张永端来一碗莲子羹:“陛下,喝碗羹歇会儿吧。明天还要早起亲迎,得养足精神。”
朱厚照接过碗,却没喝,只是望着夏府的方向:“你说阿绾现在在做什么?是不是也在想明天的事?”
张永笑着道:“皇后娘娘定是在试穿嫁衣呢,尚宫局说那套绣五谷纹的嫁衣,穿在皇后身上正好。”
朱厚照点点头,嘴角的笑意更浓了。
夜色渐深。
京城的喧闹渐渐平息。
只有夏府和皇宫的灯火还亮着。
夏氏在行宫对着铜镜,轻轻抚摸着嫁衣上的五谷纹,心里既紧张又期待。
朱厚照在坤宁宫,摩挲着皇后的册宝,想着明天就能见到阿绾穿着嫁衣的模样。
夏儒夫妇在四合院,守着满院的红灯笼,盼着女儿的好日子。
礼部的官员们趴在案上打盹,等着天亮后的亲迎大典。
月光洒在京城的每一个角落。
照着朱红的宫墙。
照着热闹的街巷。
照着夏府的四合院。
也照着即将迎来盛典的黎明。
明天,就是大明新帝与农桑皇后的大婚之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