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一周,那一圈的青椒都拣完了,没了活可干,最后一天吕老板在菜里多放了二斤肉,分到每人碗里也就是多了三四片。我生来长得这么瘦就是因为挑肥拣瘦,胃像小鸟似的,但人累了吃饭就香,吞下一碗菜两个馒头,我扶着墙在阴凉处歇息。
有人实在无聊,来打听我是哪里来的,这么年轻,是大学生来打暑假工?我说不是,后话也接不上,我不擅长和人搭茬,于是我们各自看手机。
胃里的菜超过我平时的容量,食物带来力量过剩,这才让我看见微信消息时没有一头昏死过去。
我的食物成了我的脊梁,撑着我直挺挺地好似一根柱子似的在原地站了好一会儿。
下午继续做工,我表情木然,太阳又毒又晒,往常我都是第一个娇气地皱眉头的人,此刻我面无表情,神情木然,好像太阳晒不到我,身上也没有往外冒小红痘,耳朵也没有被晒得脱一层皮似的。嘴唇干裂得对面的女工看不下去,再接下一袋时,按手停下了,拿了她硕大的银白保温杯给我:“喝口水。”
我喝水,对方看着我喝完,也没问什么,只是嘀咕说:“这天气得多喝水,不然上火呢。”
我低头,挑开尼龙袋的绳子,猛地抬腰,长出一口气,顿了一下,把我的感谢声藏在青椒咕噜噜流出来的声响中。
那天下午的活儿格外多,吕老板赶着最后一天把所有青椒拣完。后来着急了,也没再烧水,谁渴了,就拿起一块青椒来啃,吮吸其中的汁水。
女工们议论起这些青椒的流向,但谁也没有确定的答案,有经验的刘阿姨说那些烂的卖给养猪场,那些好的卖给大食堂,没经验的赵姐说那些烂的还要挑一挑拿去大市场卖,那些好的要往北京去送,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那天直干到晚上八点多,女工烦了,吕老板说最后一天给大家每人一百,这才算完,但也有几个不干的,说还要回家给儿子做饭,领了八十五块走了,剩下的人又平添了些工作量。
最后还是刘阿姨牵头,领着一众女工跟吕老板嬉笑着,把每人的工钱提到了一百二,这才振奋起精神来,把最后一袋青椒装了车。
因为刘阿姨的义举,又因为天色晚了,大家骑着电动车簇拥在刘阿姨身侧说着闲话,我不太喜欢这样的氛围,于是晚走了五六分钟,等到她们消失在路口,我才去推我的车。
那吕老板忽然说:“好好学习。”
四下无人,装车的工人都在屋子里喝酒,收拾起来的一片烂青椒的塑料筐高高地堆起来,屋檐下点着一只嗡嗡作响,烫死好几只飞蛾的黄灯泡,吕老板抽着烟站在门口,指了指我,示意她是在跟我说。
吕老板不是本地人,说得一口普通话,女工们私底下会叫她侉侉,意思就是带着贬义的外地人。她那句话是用拙劣的能县话说的,我知道她的意思。
我回了回神,忽然不明白她为什么这么对我说。
吕老板又笑了,换回了普通话:“你还是大学生吧?还骗我说二十七……你们好好念书,坐办公室,别跟这样,你看,多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