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让内务府这群人参与进去,中间绝对会被他们刮走一层。至于库房里的东西对不对得上帐,会差多少,这就要康熙去头疼了。
让京城的商户来承包出售,齐佑用了简易化的招投标,让他们自己去考虑亏盈问题。
这些货物不是粮食等必须品,赚的都是权贵有钱人兜里的银子,不会扰乱市场,影响到百姓的生计。
康熙见这样也省事,便一口应了,“就依了你吧。卖出来的银子,你也别花得大手大脚,记住了,慈不养兵。”
齐佑心道果然,康熙是真没把他们当回事。他不禁笑了起来,说道:“汗阿玛放心吧,我不会乱花一个大钱的。汗阿玛,直接从京城买粮食,买得太多,我怕会影响到粮价。买来粮食,再运到关外去,路途遥远,路费就要花不少银子,实在不划算。不如就从张家口的常平仓里买,朝廷的粮食价钱低,又是陈粮,肥水不留外人田,两全了。”
常平仓起于汉朝,到如今已经很成熟。丰年朝廷买入粮食,免得谷贱伤农。
荒年则往外出售,免得被粮商坐地抬价,平抑粮食价钱,让百姓有粮食吃。
除此之外,常平仓还有存七粜三的规定。买进七成的新粮,则要出售三成的陈粮,保证库里的粮食不会存放太久腐烂掉。
朝廷卖粮给谁都是卖,卖给齐佑,还免得被粮商与那些官员占去了便宜。
康熙想都不想就答应了:“我亲自下旨意,让张家口那边与你交接。”
齐佑道:“汗阿玛别急,等我银子拿到手再说吧。到时候汗阿玛将圣旨交给我,银子我也不带走了,直接交给户部,我再去张家口拉粮就可以。”
康熙哈哈笑起来,说道:“你这个买卖人,爽快!”
齐佑跟着笑,至于爽不爽快,就得看张家口管常平仓那群人如何做了。
接下来,康熙将去内务府清理库房的事情交给了梁九功,让他领着人去库房规整贡品。
齐佑则出宫去了各地在京城的会馆,召集当地商会行首,仔细说了贡品买卖,以及造船发放出海海船许可之事。
给了他们两日的时间,由他们自行去商议。愿意参与的,则在第三日前来六部衙门的户部录名。
等到商会那边有了消息,胆子大,有眼光的那些人很快下了决定,赶着找齐佑录了名。
衙门已经封笔,齐佑借了他们的屋子,坐镇其中。见前来录名的,基本是从南边来的商户,北边的寥寥无几,就大致放下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