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唔了声,“这倒也是个问题。”
齐佑沉吟了下,道:“我知道造船不但要好手,还需要花费大量的银子,朝廷实在是捉襟见肘,拿不出来。不如就从这次前来买货物的商户中找,让他们来建造。如果他们能给朝廷免费造好一艘战船,就允许他们得到十艘出海商贸的许可,您看这样如何?”
康熙沉默了起来。
与郑经打仗时,恐当地渔民与其勾结在一起,康熙发过迁海令,沿海五十里的百姓必须迁走,违者斩首。
如今的海贸,只是允许西洋的船只前来大清贸易。
对于民间的船只规格,有严格限制,只能打造单桅船。这种船不能抵抗大海的风浪,只能在河上行驶,无法出海。
后来对于船只规格有所放宽,比如可以照双桅船,依然对尺寸与人数有限制,不允许私自造超过能容纳二十四人的私船。
这项政令,对于南边渔业盐业的打击自不用提,令造船技术也迅速落后。
官家造船腐败透了,齐佑看不上。当然,他还想绕着弯子重启海贸。
重启海贸的好处自然不用提,除了盘活被权贵把控一潭死水般的商业。
朝廷紧闭了大门,齐佑就要砸开一条缝,让世人能多看到外面的世界。
过了一会,康熙衡量了下得失,很是勉强道:“若是有商户愿意出钱来造船,也未尝不可。”
齐佑完全不担心,会当官的人,不一定会做买卖。真正买卖人脑子之灵活,眼光之长远,朝堂上那群权贵们,若不是因为特殊的权利,放在相同的起点与他们相比,只能被完虐。
康熙神色缓和了不少,笑着问道:“既然你想要拿内务府库房的东西出去卖银子,你可想到了如何卖?丑话先说到前面啊,可不能强买强卖,丢了老子的脸!咦,你说过年卖,不会想在宫里摆开来卖吧?”
齐佑笑眯眯说道:“汗阿玛放心吧,不会丢了您的脸面。我是这样打算的,汗阿玛您帮忙把关一下,觉着我的想法可妥当啊。”
康熙警觉地道:“不妥当的想法,你就甭提了。”
齐佑笑容不变,说道:“汗阿玛都还没听呢,先听听再说嘛。汗阿玛,新的您留着,我打算让内务府清点出积年的货品,分门别类一起出卖。比如布匹算是一类,要买就一起买走。通知京城的商家来看货,他们私底下出一个总价,价高者得。他们拿出去如何卖,亏或者赚,那是他们的事情,我们就不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