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二档头道:那该如何处置?总不能任宁王逍遥法外。

梁寒轻声笑了笑:先派人暗中盯着,看看他可有进一步动作,或者在别处还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等到年底藩王进京朝贡,寻个机会除去便是。

二档头恍然大悟,忙俯身应下。

这档口,贺终捧来一沓卷轴,都是临摹的前朝书法名家谢忱的书丹《祭妻文》。

《祭妻文》乃是内阁首辅陆鼎最喜爱的一面碑文,这一点,京中士人几乎人人皆知。

梁寒打着陆鼎的名号,向外广收《祭妻文》的临摹作品,尤其将此事在白鹿书院大肆宣传,最得首辅青睐的那一幅字,将以东晋王羲之真迹相交换,引得书院先生及学子争相参与。

陆鼎为此气得险些吐血,在清楚梁寒的目的之后,心绪才慢慢平和下来。

王羲之的真迹对于读书人来说是梦寐以求的珍品,传世的总共就那几幅,一辈子若是能亲眼瞧见都是奢侈,何况是以自己的临摹作品交换?

况且,首辅手中的自不会有假。

不过十日时间,交上来的字少说也有上千幅。

案几上这几十幅字,都是白鹿书院出来的作品。

贺终兴致冲冲道:白鹿书院那伙书呆子都疯魔了,一手字能拿得出手的几乎全都参加了!写一遍不够,还有弃了不少废稿的。这几日京郊那块墓地比菜市场还要热闹,全是去看碑文的!这些字我瞧着都差不多,陆鼎那老头儿不得挑花了眼。

梁寒笑了笑,并不一一看过去,只问贺终:咱家不关心谁临摹得好,只想知道可有人没有参加。

贺终歪脖想了想,忽然一拍脑门儿:还真有一个,是书院的一位夫子,名唤沈思厚,听说学问很好,也极爱写字,尤其推崇王羲之。不过这次却没有收到他的临摹稿,不知是何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