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鸣书院的师生也知道外间传闻,如果真因这些谣言不来,这样的学子也确实不适合他们书院。
“这些学子有天资的渺渺,这些也只是矮个子里跳高个罢了。”尚书堂的侍讲叹了口气。
“有天资的正统学生,早就被华文、官学招去了,能来我们这儿的,要不是奇才,要不就是中庸之才,虽不出挑,却也能塑造成良才。”
争鸣书院的山长看着这堆木牌,很是欣慰,因为争鸣书院的特殊性,他的要求不太高。
而且,把本就有天资的学生带成进士,这不稀奇,稀奇的是把天赋一般的学生带成进士,这才是老师的本事。
那个春秋堂的老者进来后,目光就在这些木牌中徘徊,想要找到昨日那位学子的,虽然这孩子的包容性有点强,但这也是一项好处。
木牌不多,留到最后也就百余人,而真正能留下来的,不到百人。
争鸣书院的老师们先看一遍文章,然后对照着木牌写纸笺,总不能让他们白来一趟吧!
“祝文乐,这名字不错,文章也不错。”
法学院侍讲看着手中的文章,点点头,要是木牌没什么大问题,这人可以留下。
听到这话,春秋堂、机关堂和匠堂的人有了反应,探头看过去,好家伙,这小子学的够广。
试题是治民,前面洋洋洒洒是不错,属于才学文笔都出众的,思路也不错,这样的文章,科考是没问题。
后面可能是因为知道自己不是在科考,文章内透露出了几分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律法的重要性,还鼓励农、商两业,虽然只有几分,但这几分就足矣了。
“这是上位者会喜欢的人,我也挺喜欢的。”
山长将卷子抽走,取百家所长用之,这不就是他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