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周举人不再阻止学生做这些事情了,但也不想让他放弃为官,于是另辟蹊径。

“你想想,就算你日后成为举人,但你能影响的也就岑竹县一县之地,这还是在姚知县愿意听取你的意见的情况下。那若是你能为官,成为一县之地的知县呢?”

“刚刚为师也看出来了,你啊,有想法,但不拘于是谁在做,既然如此,成为知县,你手下就会有一批匠人,到时候,你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

祝文乐畅想了一下……

现在他这边的匠人都是父亲找来的,而且都是木匠、泥匠、石匠之类的,铁匠、铜匠什么的根本没有。要是当了知县,县衙里的工房可是什么工匠都有呢!

“先生,学生明白了,定会好好念书,成为进士。”

忽悠成功的周举人很欣慰,立马写了一封推荐信,把它们推荐给姚知县。

想到以后自己能拥有更厉害、更齐全的工匠们,祝文乐豪气万丈,决定用功苦读,目标放长远,从举人变为进士。

先生说的没错,在民间,工匠难得,朝廷则不一样,官府里有现成的工匠户籍册,还有匠人在县衙待命,还有比当知县更好的日子吗?

至于知县要管理县衙六房,要扶持当地民生什么的,祝文乐相信自己能找到解决办法,而且他制作、改良的器具,都是利于民生的,在处理政务之余研制器具,也不是不可行。

-

姚知县看着周举人拿来的东西,打量良久,他虽然不通工具之事,但看描述,这些东西用处极大。

不过这真的是一个长时间读书的秀才能想出来的吗?

于是他便问道:“这东西真是祝秀才改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