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奔赴正义,还人间清白①⑧

风红缨想了想,道“就叫风红缨吧。”

淮子洲“藏真名用花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自己”

风红缨摇摇头“该来的总会来,与其躲躲藏藏的报道,我宁愿光明正大的站出来向那些宵小之徒示威,我想让那些见不得光的人知道,我风红缨,从来不惧他们的威胁和恐吓。”

“你呀。”淮子洲对眼前这个女孩是又爱又无奈。

“我很欣慰你的无所畏惧,但你得替你几个哥哥着想,你一旦出了事,你那几个哥哥恨不得将我这宗小庙给拆了”

风红缨龇牙“所以我会保护好自己,绝不让惨剧发生。”

淮子洲笑笑,提笔在纸上写写画画。

“写得什么”

淮子洲大大方方的让风红缨看。

风红缨“华国日报社先进工作者推荐表”

淮子洲露出一个笑容“想要吗”

“想。”风红缨不假思索地说。

这份荣誉是对她工作的肯定,她当然想要。

“可我还没满二十岁”

先进工作者每三年评选一次,报名记者年龄须达到二十岁,她距二十岁还差几个月。

淮子洲将表填好,闻言道“我和你想到一块去了,首都那边打电话给我,让我整理下你的简历,我立马想到你的年龄,你猜怎么着”

风红缨满头冒问号。

淮子洲“首都的郑主编亲自喂了一颗定心丸给我,让我只管上交推荐表,虽然推选是现在,但评选结果要等到明年二月份才公布,到那时你不就满二十岁了”

风红缨“这也行”

震惊过后是开心。

淮子洲泼冷水“你别高兴的太早,日报社先进工作者称号很难拿,往年荣获此项荣誉的多是三十岁以上的资深记者,你资历浅,作品少,难以脱颖而出。”

风红缨“没事,郑主编专门打电话过来让您推荐我,光这一点我就已经很满足啦”

至于获奖,看运气吧,今年落选,她来年再战就是咯。

“小风记者,这,我在这”

风红缨吁停小毛,举目寻找说话的声音。

斜前方一个矮草垛边蹲着一个女人,这人叫阿坊,是风红缨暗中发展的线人。

阿坊家住在李官家隔壁的隔壁,地理位置绝佳,由她来监视李官再好不过。

风红缨拉着小毛,猫着腰蹲到草垛阴凉处。

“咋样”

两人都不敢用正常音量说话,操着气声。

阿坊竖起大拇指“你牛。你猜的真准。”

风红缨“怎么说”

阿坊“昨儿李家来了两个城里人”

风红缨心一紧“然后呢”

阿坊“他们围着李官大女儿秀儿左看右看,说秀儿太小,力气不够,不想要秀儿,李官那混蛋一个巴掌扇过去,秀儿就抱着那两人哭,说她能干活,然后那两人就把秀儿带走了,约好每个月秀儿挣的钱会寄回来”

风红缨脸黑成墨。

阿坊嘴一瞥“李官真不是东西,要不是后边两个女儿太小,我看他能一口气将三个女儿都扔到别人家做苦工”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满五岁的秀儿早早展露出来的勤快并没有得到家里人的称赞,相反,被亲生父亲李官相中,然后半卖半送到城里人家做粗活。

秀儿挣的钱并没有补贴家用,而是叫李官拿去买了禁药以及各种补药,只为生个男孩。

和线人阿坊分开后,风红缨趁着李官不在家找上孙晓柔。

“咳咳咳”孙晓柔捏着鼻子

,逼着自己喝下苦到极致的药。

“别喝了。”风红缨将药罐子拿开。

“红缨妹子,你咋来了”孙晓柔有一瞬间的惊慌,“这药”

风红缨瞥了眼罐子里的禁药,皱眉道“是药三分毒,晓柔姐,你的身子不宜再有孕,这种药喝下去非常伤身子,何况”

何况政策马上就要下来了,你已经是三个孩子的妈妈,不可以再生。

孙晓柔,人如其名,柔得比沙漠上的草还没骨头。

“红缨妹子,你没有嫁过人,你不知道传宗接代的重要性,一个家里没男娃就立不起来”

“停停停。”

风红缨打断孙晓柔“谁说一个家里一定要有个男孩”

孙晓柔哆嗦着嘴唇“我男人说的,没有男娃,谁护着我们娘三”

风红缨讥笑一声“你现在是没有儿子,但请你睁大眼看看,是谁在伤害你们娘仨,是你男人李官”

“秀儿才五岁,放在大城市,五岁的娃吃喝拉撒要大人看着,你男人倒好,让一个五岁的孩子给别人当保姆。”

说着,风红缨拿起药罐。

孙晓柔目光紧紧地盯着药罐“别,你小心点,这药贵着呢。”

“你也知道贵”风红缨反问,“可你知道买这些药的钱是你大女儿在别人家看人脸色,辛辛苦苦挣来的吗”

“说的好听想要个男孩护着姐姐妹妹,难听点不就是重男轻女吗”

孙晓柔抱着药罐拼命摇头。

“不是的,不是的”

风红缨叹气,这人没救了。

在孙晓柔那吃了闷气后,风红缨心里越发不痛快,本打算回风家看看大哥和小尧里,当下也没心情了,调头去了报社。

她想写一篇报道。

一篇关于生男生女的报道。

先科普夫妻中生男生女谁是关键,再描述男孩女孩都是国之栋梁。

为了写好这篇报道,她查阅了很多资料,在报道中列举了很多优秀的女性代表。

她想呼吁女同胞们站起来,不必做男人们的附庸,不必将自己看扁。

广播里有句话都讲烂了女人也能顶半边天。

写完稿子,风红缨拿给淮子洲审核。

淮子洲不太赞成风红缨撰写这种男女对立的话题文章。

“日报社先进工作者十个人有七个是男评委”

这话说得够直白了,风红缨可能会得罪那批人。

“这稿子我先压着。”

淮子洲语重心长道“干咱们这一行的人不能光凭一腔愤慨,得考虑社会影响。”

“这个社会影响很重要,不仅指大众对你报道的那篇新闻的看法,还有一点是指新闻背后的撰写者的影响力,你可以坦诚地说你淡泊名利,但老百姓不这么想,他们有时候会追逐撰写者的名气。”

站起身,淮子洲留下一句话“等哪天你名气够了,咱们再潇洒一回可好”

风红缨心中那口恶气其实早在写报道时就已经消散的七七八八,这会子听了淮子洲的一番教导,她才认识到自己在记者这条路上太过冲动。

“冲动不是坏事。”淮子洲笑笑,“你才十九,如果表现的深沉难以捉摸,那才古怪呢。”

风红缨“”

就当你夸我年轻吧,虽然上个世界我活到了老。

淮家书房。

夜已深,淮子洲写写停停,终于改好了稿子。

改得正是风红缨写得那篇。

手指屈起在桌上敲了敲,淮子洲会意一笑。

才十九岁,笔锋就如此尖锐

倘若再沉淀几年,那还了得。

这篇报道压在淮子洲的私人文件夹下足足两个多月。

九月,国家下达政策,提倡优生优育。

报社开集体会议,淮子洲将风红缨写得报道拿了出来。

同时宣布推荐风红缨参与明年的日报社先进工作者评选。

对于这个结果,报社大部分同仁丝毫不觉得意外。

春芽报社近几期卖的火热,很大一部分原因出在风红缨写得那篇报道上,风红缨获得报社内的推荐在情理之中。

不过,酸黄瓜虽迟但到。

“恭喜呀。”

一出报社大门,风红缨就看到乌云雅站在门口冲她挥手。

风红缨听得出来乌云雅的不甘心,可那又怎样。

她婉拒了郑月华的邀请,不出意外这份机会应当会光顾乌云雅这个女主,然而谁能料到这位姐姐化了个大浓妆去面试。

哪怕面普通的出镜记者,但凡是个人都会考虑淡妆见人

乌云雅抓不住机会,现在搁这阴阳怪气恶心谁呢。

“借过。”

乌云雅张开手不让。

风红缨“几个意思”

乌云雅“我看了你的文章,就生男生女那个”

“所以呢”

乌云雅

漂亮的脸颊上飘着难为情的红晕。

“你那篇生男生女的报道紧贴咱们国家的生育政策,我看了,写的非常好”

风红缨牵着骆驼绳,好整以暇道“然后呢”

“就、就能不能在后边署个我的名字”

风红缨气笑“凭什么”

乌云雅“就凭我是你姑姑,我们还是同事。如果我写了这么一篇受欢迎的报道,我肯定会想着你,毕竟咱们是亲戚”

“你可拉到吧。”

风红缨爬上骆驼背,居高临下睨着乌云雅。

“你一颗圣母心想着别人,我可不行。”

颠了颠绳子,风红缨续道“至于你后半句话,等你写出好报道再说吧,到时候你如果能在你的报道后边署上我的名字,乌云雅,我一定敬你是个人才”

乌云雅“”

风红缨这篇报道迎合当下国情,一经刊印,瞬间在戈壁滩上传开。

首都日报取用了这篇报道,在政策的号召下,各大村子里的广播每天下午不再重复无聊的喂猪手法,而是一遍又一遍歌颂优生少生,男女平等。

有人欢喜有人愁。

打从广播响的那天起,李家小院上空的乌云就没散开过。

政府特意跑了趟李家,将政策要领掰碎了说给李官听,临走前,政府人员拉着李官说了几句悄悄话。

据线人阿坊说,政府人员塞给李官一小盒东西,拆开一看,像鱼膘。

风红缨噗嗤一笑。

还没笑够,风延荣差人给风红缨递了个消息。

风家其余四个兄弟时隔数月终于回来了。

“四个嫂子带回家了吗”风红缨进门就问。

小尧里脆生生的抢答。

“没有没有,倒是带回了一个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