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页

皇帝感叹着想了想,问道:“现在的御林士,边疆大营中是谁管事?”

“仍旧是林兼。”

皇帝点了点头,问:“什么时候去?”

“越早越好,”将军毫不犹豫答道:“赶在太子回京之前。”

“此事,你怀疑是太子所为?”皇帝问。

将军并不回答,只说:“欢前天夜里还担心自己师父担心到寝食难安,第二天就突然说不想学医了,老臣想了许久也未想明白,这于理不合啊。”

“之前可见过什么人吗?”皇帝问。

“见了大理寺卿之子何思行,二人既是同学,又是好朋友,”将军停顿一下,继续道:“只是,大理寺卿是太子的人,近来行走密切,不知道是否有关联。”

这话似乎给了皇帝答案,他闭上眼,胸膛猛烈起伏一下,似乎是压下了一股怒气。

千里之外的太子,并不知道自己背了黑锅。

此时,太子南下的车队,紧紧慢慢赶了四天的路。

终于到了每年水患最严重的黑水湾一带。

当地知州带着二三县令,走在太子身侧,都是一副沉重担忧神情。

知州走在太子一旁,不时伸手请他转弯。

“去年,几个村庄水深竟然达四丈,黄水无情似猛兽下山,幸存者攀着树枝或者木筏,颠沛流离,衣不遮体,食不果腹……”

他似乎是想到当时情景,越说嗓音越哑,像哮喘患者拼命的呼吸,“每夜都能听到孩哭、娘叫、狗咬、鸡鸣,声声凄惨,听都不敢听,下官夜夜不敢寐……”

身后的县令继续道:“举目望去,一片肮脏汪洋,水上漂浮着不知是谁家的衣物、家具、牛羊、尸体,真是看也不敢看,这才缓过来三个月,水季就又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