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宋大官人,愿意出二十两银子的彩礼哪。二十两哪!”
听到二十两银子,李榆的脸色顿时变了。
李桃却不给他发表感想的机会,兴高采烈地继续说,说得口沫横飞:
“只是,这走商似乎心急得很。
礼数上要从简。只要说定了,就要立马把人抬走。
对了,似乎还得签个什么契书来着。”
李榆心下一沉,这正经婚事,哪有不走礼,还要签个契书的?
这契书,怕不是卖身契吧?
李桃对李榆的脸色视而不见:
“大姐想着,这肥水不流外人田,近水楼台先得月。
与其便宜了别人,倒不如说给咱自家人。
这亲事,我原是惦记着说给玉姐儿的。”
玉姐儿是李桃的小女儿。
李桃生下玉姐儿的时候,岁数已经不小了。
所以他们两口子对玉姐儿,那真是当成眼珠子一般。
李榆听到这里,不由觉得,自己小人之心了。
既然这是一桩大姐打算留给自己最最疼爱的老闺女的亲事,再差,还能差到哪里去?
在李桃眼里,李榆的那点儿小心思,几乎跟写在脸上一样简单直白。
李桃微微一笑,继续说道:
“只是,今儿个咱爹咱娘,把咱们召唤到一块儿,不就是为了商量为这征兵令凑钱的事儿?
大姐见你实在拿不出钱来,就想着,玉姐儿毕竟岁数还小,不着急。
这回这巧宗儿,还是先让给柔姐儿吧。
咱们家柔姐儿,这模样、这身段、这岁数,哪一点不比宋大官人原先那个妾要强百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