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前小翠买的只老母鸡李建他们一家也没炖,一直冻着,小翠泡了点东北带来的小蘑菇,把鸡剁了做了一锅小鸡炖蘑菇。蒸了香肠,炒了腊肉和干豆腐,还弄了一大盘香煎带鱼,切了萝卜丝,放上干辣椒和屋里养的大蒜苗清炒。
另外她俩还把昨天包的没吃完的饺子全煮了,闷了一大锅米饭,在客厅摆了一桌外,还在侧屋的炕上摆了一桌,让六个孩子在这边吃。
刚好年前买的茅台昨晚喝了一瓶,还剩下一瓶没喝,方光辉把酒拿出来招待两位老爷子。
酒是好酒,菜是好菜,谢谢你们啦!马老爷子坐在桌上看着满满当当的一大桌子菜感动的说。
马叔,张叔,都是家常便饭,以后大家都隔得近,不嫌弃的话常来,家里有什么就吃什么,管饱!小翠先给他们各盛了一碗白白胖胖的饺子。
\"老话说,上车的饺子下车的面,我们就提前预祝老爷子去米国一路顺风,心想事成!方光辉示意李建端起了酒杯,一起先干这杯。
二位随意啊,我们俩先干为敬!李建笑着添了酒,开玩笑道,今天沾了二老的光,又有茅台喝!
要是我和老张年轻个二十岁,你们不见得是我们的对手!马老爷子只端杯闷了一口,好汉不提当年勇啊!
等大家伙都吃饱喝足,坐着喝茶时,小翠和方光辉商量后,决定把胡同口那个大杂院也买下,虽然收拾干净得花些钱,但是这个院子位置好,小翠想着可以用来和小晚开服装店。
马老爷子当然巴不得,这个大杂院一直没人看上,更何况小翠连价都没还。
下午等房管所人上班了,马老爷子就带着房屋的契书和小翠他们去办了手续,然后又一起去银行把钱和马老爷子交割清楚。
回到家,小翠仔细的把两张房屋契书收好,然后抱着方光辉狠狠的亲了一口,装模作样的叉着腰大笑三声,有房在手,天下我有!
方光辉也被小翠感染了,其实他不是很理解小翠买几个院子做什么,在他看来,现在这个地方已经够宽敞了,足够他们一家子居住。
小翠当然不能告诉方光辉二十年之后,这些房子会涨成天价,自己一家人躺着也能成为百万或者千万富翁。只好搪塞道,咱们有三个孩子呢,总不能厚此薄彼,一碗水得端平啊!趁着现在便宜,赶紧买了,等过几年,搞不好这么多钱还买不了一套院子。
方光辉听了小翠的解释,觉得也在理,媳妇就是想得周到。这样三个孩子每人都有一个院子了,隔得又近,等他们长大成家了也好有个照应。
李建两口子迫不及待的想要整理房子,在银行时就和张师傅说好,请他全权负责新房的维修,特别要求张师傅给新家建卫生间和化粪池。两口子还准备明天一大早就带着孩子去新家搞劳动,主要是去院子里锄草和整理花园。
第97章 重操旧业
小翠和方光辉受李建两口子的影响, 第二天早上也带着三个孩子去新房扯草挖地,风风火火的干了好几天,直到孩子们开学。
孩子们开学了, 方光辉进修的军校也开始上课,李建则过完元宵立马回了东北部队, 白天家里只剩下小翠和黄秀莲。
小翠,我们这一天到晚闲着也不是个事啊,要不我们又做糖卖吧?黄秀莲想来想去只想到做糖。
做好了也没地方卖啊?我们在平城认识的人也不多,在大街上卖糖怕会被抓。小翠一时不会也想不到做什么好。
要不我请张师傅赶紧把我那个大杂院整理出来,那里离学校近, 我们就在那里做点包子馒头卖, 顺便再卖点糖和茶叶蛋, 能赚点生活费就好, 中午孩子们吃饭也近了。
这个主意好,我还想做点老家的泡菜试试。黄秀莲听了跃跃欲试。
嗯,我再学着做老家的甜酒,如果成功了,拿到店上去卖,估计孩子们都喜欢喝这个。
没错, 小翠当初看上这个大杂院就是看上它的位置, 离几个孩子就读的小学非常的近。小翠想起,家馨穿越前的时代,每个学校和医院旁边都可以带动起一片商业区,尤其是饮食和日用杂货,还有房屋出租,个个丢赚得盆满钵满。
两人说干就干,找到张师傅, 让他先收拾大杂院。小翠考虑到以后还要和小晚开服装店,准备把临街那一面的房间全部改造成门面房,北屋几间房留了一间做试衣间,其余几间全部打通,以后做工作室和衣服陈列间都可以。靠胡同口的南倒座房改建了厨房,其余的打通做小饭馆,靠胡同的一面墙敲掉一半装了玻璃窗,原来的大门改建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