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页

刘大娘刚骂了他两声,黄婉娥不乐意了,却碍于面子,只能硬邦邦地说:“别管他,让他自生自灭吧。我们继续绣花。”

乐景就知道黄母是刀子嘴豆腐心。

自己可以嘴上骂的热闹,但是别人是不能说她儿子不好的。

有了刘大娘的添油加醋,乐景要出国留学一事迅速传扬开来,再一次引发了轰动。

然后乐景的口碑一下子掉落谷底,突然冒出来了很多正义之士跑到颜家来骂他。

“我算看错你了!你原来也是和洋人沆瀣一气的小人!”

“变而从夷,你还有什么读书人的气节?”

“君蒙此大难,险死环生,更应该与洋人势不两立,怎么能同流合污?”

这些人还算比较温和,还有一些比较激进的,直接拿着棍棒上门了,不许乐景进京。

他们的逻辑是这样的:对于读书人来说,气节是最重要的,所以要宁死不食贼黍。如今乐景变节了,为了颜家的身后名着想,他们一定要阻止这件事,必要时,直接让乐景‘就义’,以全颜家千年忠良之名。颜家列祖列宗在天有灵,也会感谢他们的义举的。

乐景:……

乐景都快被如此流氓行径给气笑了。

偏偏这些人不觉得自己在胡搅蛮缠道德绑架,觉得自己代表了真理和公义,心安理得地把乐景骂了个狗血喷头。

后来,甚至宋然宋先生都来了。

原主的记忆里对宋然有很深的印象。

宋然是个举人,连续三次会试不中,就被朝廷分配到了县学教书,这一教就是二十年。因为自己科路无望,他就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了学生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