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星星会唱歌 钦点废柴 864 字 2024-03-09

缪老师、奚老师和辛老师她们三个打算扩大工作室的规模,准备注册机构,正在拉拢家长和几个做送教上门的星春天老同事入股。

祥景苑这边说是工作室,学费实际通过微信或支付宝转账,跟家教散活差不多,而且房子租期也快到了。

徐方亭和谈韵之的关系早就被谈嘉秧曝了光,缪老师还像钱熙程她们一样打趣两句。舅舅在国外,舅妈就成了代言人,因为缪老师跟妈妈或者外公都不算熟。

徐方亭听了她们的计划,算了几遍银行卡数字,蠢蠢欲动地打视频找谈韵之商量。

他人在国外,跟她不存在法律关系,一切当然只是她的个人行动。

她通常午饭后联系他,谈韵之半躺在床上,听完一叹:“创业初期很难熬……”

徐方亭认真地说:“现在缪老师她们每个人有三四个固定的学生,还没算上星春天老同事加盟后拉拢的,初期老师有口碑,生源应该也是稳定的。熬过前面6个月,申请成为残联定点机构,让学生能用上残联补贴,就不愁生源了。”

申请条件主要包括机构开业服务6个月以上,学生不少于10名,员工不少于10名,其中有资格证书的康复老师不少于70%,场地面积200平方以上,位于建筑的一到三层,等等。

现在除了场地和服务时间这两样条件,缪老师她们基本满足了。

“我记得星春天当初挂出来的介绍,”谈韵之蹙眉道,“老师都是大专毕业,连一个BCaBA也没有。专业化水平不高,发展前途受限。别的机构起码挂靠到一个业内大牛的名下,那就是无形口碑。比如星春天,老板的老公就是区妇幼的领导,直接把医院里的孩子介绍过来,师资力量再差也不愁生源。”

“我知道我们老师的水平,”谈韵之摊开的是事实,徐方亭并非看不到,但也有自己的观点,“就像‘双米’那样BCBA遍地走,定位在中高端客户,缪老师她们应该只算中低端小作坊,可以让普通家庭的孩子能接受干预,老师有稳定的收入。可能还达不到星春天的规模,就是一个很小的机构,像‘星星点点’,就是靠家长口碑做起来的,常年排队排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