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雨多的时候可以将多余的水引向水渠,但雨少的时候呢。”他一本正经道,“旱季不是不下雨,而是下雨太少。我们平常讲的下了等于白下的雨,是因为还没浇透地就停下了,所以庄稼还是缺水。但如果我们把这些雨集中起来,全部浇到庄稼根边,这水是不是就够了呢?”
他自带搪瓷缸过来开会,这会儿被他拿出来做示范。
“请大家看,我在搪瓷缸盖子上倒一点水,这薄薄的一层,连张纸都打不湿。但是当我倾斜杯盖,水都集中在一起了,那是不是瞧着就不少了?假如这个水洼子的地方长着庄稼,那它还缺水吗?”
众人恍然大悟,对对对,平常大家浇菜时也这样。
那种密植的小青菜之类的没办法,但像是辣椒,茄子,西红柿还有豇豆,谁也不会大水漫灌,都是用尿勺点浇,对着根部浇水。
田蓝也点点头,鼓励道:“继续说下去。”
高卫东获得了肯定,胸脯都挺高了,说话声音也不由自主地大了些:“我想整地的时候,大家都是刨个坑,再把种子撒进去。那么种子种植的地方相交于周围,地势是低的。只要我们好好铺盖地膜,那么等到有降雨的时候,谁也可以随着地势,直接流到破膜处的根部。”
众人听着叫好,还有人鼓起掌来,大声夸奖:“不错,这个法子好,省好多事咯!”
以高卫东为代表的大学生群体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获得来自人民群众如此热情的肯定,他激动得脸都红了起来。
田蓝毫不犹豫地布置任务:“那正好,趁着现在下雨少,你可以好好做实验。如果效果好的话,咱们就能够大面积推广使用了。这个别说秋旱,对于解决冬春降水少尤其是春旱,意义很大。”
高卫东完全没意识到自己又被人使唤干活了,他立刻点头,语气坚决:“保证完成任务。”
大家都笑出了声。
主要是田蓝又瘦又小,虽然站在台前很像那么回事,但跟高大健壮的高卫东一比起来,那个反差实在太强烈了,就感觉充满了喜感。
高卫东倒没觉得有哪儿不对劲。田蓝说的没错呀,本来就应该趁着旱季赶紧试验。要是等到雨水多,哪里还看得出效果来。
主持会议的团长也笑:“好,咱们说完了塑料膜的问题,下一步关于小拱棚技术,大家还有什么疑问,趁着咱们宁甘农场的同志在,赶紧提出来,好现场为大家答疑解惑。”
田蓝赶紧退居二线,把主战场留给薛秀琴。她今天风头出过头了,差点忘了人家才是主角。
薛秀琴却激动的很,看她下来就立刻抓着她的手,不停地强调:“你回头跟我仔细说说,这个地膜咱们宁甘农场用就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