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涂改改再三斟酌后,简青桐重建信心,深吸口气推门出来,先悄悄喊小叔过来,帮她看一眼计划是否可行,有没有哪里不恰当需要改动,别又踩雷了。
简新祝对侄女还是很宽容的,接过本子一目十行看完,眼睛亮起来。
“这是你刚才想到的?”
简青桐严阵以待,按照刚才在心里演练过数次的台词答:
“琢磨很久了,只是不确定大家伙的态度,怕贸然提出来不被重视不说,还被人笑话说爱出风头瞎操心啥的,就没敢提。
刚才我也是想试探一下大家伙的意思,看看都有没有求新求变的意愿和勇气。
咱们这里祖辈种地,习惯了从土里刨食儿吃;又有大集体做保障,干多干少都能糊弄住肚皮,思想保守,甚至以自家八辈贫农为荣;
红眼病还严重,有人愿意想法子改善生活,就会被归为投机倒把,背地里坏人家的好事。
这样的大环境下,我是真的不敢随便出主意,我的威信不够。
不像在部队那头,领导都特别开明,战士们都特别团结友爱,我说什么大家都愿意认真讨论,愿意去尝试创新改变。
叔,刚才的事情你也看见了,就老支书的态度,你觉得我跟他说这些,合适吗?”
简青桐指指他手里的本子,把皮球又踢回去。
她这番话听起来有点牵强,真要往她是一片良苦用心上来靠,总还是差点意思。
但简青桐真的尽力了,她一时间也想不出更好的说辞。
而据她看过的那么多娱乐圈文里所写,危机公关最要紧的就是黄金三小时,也有说八小时二十四小时的,总归是澄清越快越好。
她先提出个思路,看看更懂人情世故的亲人们怎么替她打补丁圆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