泳池、压水井、三轮车

可能是因为在母亲肚子里的时候,一直在羊水里生长玩耍,所以小孩子都喜欢水。雨后地上的小水潭都要踩一脚。

反正甜天气也不热,言娘也随他们玩耍,就是让下人们即使给他们换衣服鞋袜。

天气热,外面澡盆里晒的水,三胞胎呆在里面不想出来。

三个孩子嘻嘻哈哈,玩着彩色的木头鸭子、木头鹅、小船模型,尖叫声此起彼伏,很是欢乐。

言娘想着,也许应该给孩子们建个游泳池!

到时候再花园里开阔的地方,让住建部门挖个池子就行。

就是这池子里的水,是个问题。

虽然花园的荷花池连着活水,但孩子们游泳用的水肯定不能用河水,那就需要干净的地下水。

言娘见过厨房边上的井,需要一桶一桶的往外拉水。

这么大一个游泳池,要是等一桶桶的水填满,言娘觉得虽然下人们不会罢工,但池水如果一天一换,那每天夜里说不定下人们得忙活一夜,太不人道了。

那就想法子,减轻下人们的负担。

言娘首先想到用滑轮减轻力道。

言娘找来纸,拿着西洋画师推荐的鹅毛笔,在纸上画了半天。

好尴尬,这几根线怎么绕啊,然后重量变成几分之一?

言娘放下笔,仰面靠在椅背上。觉得这个滑轮法子先抛到脑后吧,以后有机会再好好回想。

她想到更好的法子了。

前世小时候,家里用的可不是自来水,那时候家家户户是压水井压水。

言娘小时候被大人使唤压水,对压水井可是很熟悉的。

先往压水井里灌引水,然后赶快连压几次,很快井水就出来了。

这应该比一桶一桶的从井中往外提水省劲儿吧。

冬天的时候,要把压水井的活塞和压水柄一起卸了,防止结冰冻着了。

后来家中的井坏了,言娘见了爸爸和爷爷修井的全过程。

大致就是深埋地下的管子,连接着上面的压水井。

这个时候没有硬硬的塑料制成的管子,言娘觉得用烧制的陶瓷管或者捅掉里面竹节的竹子也行。

不过,如果长期用,竹子容易坏掉。现在是实验阶段,可以先用竹子代替。

小时候家里用的压水井是铁铸造的。

它上头有个出水口,井心是一个和外面压水柄连着的橡皮活塞,这个时候没橡皮,可以用牛皮之类的代替,言娘这样想着,还在图片上标注一下。

压水井底部是一个只能向上的阀门。这个也是铁制的,防止活塞向下走的时候漏水。

人操作压水柄的时候,则使活塞和阀门形成单向阀,使空气往上走而不往下走。

活塞往上走时,阀门也跟着向上开启,就把下面管子里的空气抽到压水井里。

随后人用压水柄操控活塞往下走,则下面的阀门关闭,空气只能从活塞边上冒出去。

这样循环,下面管子就会被抽成真空,地下水就会被抽上来。

言娘吩咐丫鬟唤来住建部门的工匠,如是这般和他们解释了一下。

让他们去制作成品,然后架到井上试一下。

如果成功了,就在住建部门的浣洗处先建一座压水井实验一下。

如果能直接引出地下水,则在花园预备建游泳池的四周多建几个。

到时候多人一起往游泳池里压水,应该很快就能给泳池换水了。

果然,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不容小觑。

不几天,住建部门汇报说架在厨房的水井上压水井真的压出水啦。

好!言娘先赏赐了一番。

厨房管事请求,给厨房安装一座压水井。

言娘准了。

又让住建部门继续实验能不能直接从地下引出水。

没几天,浣洗处的压水井也好了。

花费这几天时间,主要是找专门的挖井工人挖出地下水。毕竟林家住建部门还没有会挖井的工匠。

不过,都说触类旁通。

住建部们的工匠这几天都在挖井的旁边转悠。

偷师呀。技多不压身,

下一次再需要挖井都不用请人了!

这回言娘坐不住了。

让人通知林如海,还有连两个大些的孩子,一起去看看。

林如海也听言娘说过,要给孩子们建一个游泳池的事儿。

不过这一段一直不见动静。

他还以为言娘担心花费太大,不建了呢。

毕竟言娘的打算是烧制一批瓷砖,贴到游泳池的壁上和底部。

顾名思义,瓷砖应该和瓷器差不多,只不过瓷砖是和砖块一样是平直的。

现在肇庆的砖窑还不能烧制瓷器,当然也不能烧制瓷砖。

林如海已经遣下人,去广东的一家烧瓷器的窑里问过了。

人家一听说烧制瓷器一样光滑的砖,就说没问题,这比烧制瓷器还简单。

林如海还准备劝言娘,不要担心花费问题,建泳池吧。

和孩子们学会游泳相比,这些花费不算什么。

他不知道,言娘根本没想到学游泳这回事儿,只是想着孩子能玩水。

不过,玩水时间长了,也就自然而然学会游泳了吧。

于是,这时候言娘一让人来请,林如海就放下手头不重要的公务,回后院去了。

到客厅的时候,一双大的儿女已经到了。

言娘一见人到齐了,就招呼大家一起去住建部们的浣洗处。

已经提前让浣洗处的闲杂人等退下了。毕竟有言娘和黛玉呢。

言娘自豪的向自家相公和儿女展示自己的智慧成果。

林如海亲自押了几下,就了然的退到了旁边,让好奇的儿女凑近看看。

阿寿和黛玉都觉得很神奇,真的出水了耶,还自己亲自押了几下。

不过阿寿有些挨,压水柄抬不高,所以压出来的水也不多。

等儿女们玩过了,林如海又走上前,把压水柄和活塞之间拆开。

把牛皮活塞揪出来,让儿女仔细看其中的构造,然后又从压水井底部把铁制的单向阀门捞出来,递给黛玉。

黛玉来回看了几下,再脑海里回想一下它压水的过程,了然于心。

然后给不是很懂的弟弟解释。

最后,阿寿也恍然大悟了。

“之前在扬州的时候,你和我要了好多关于制盐的书籍。难得你还记着地下卤水煮盐法,需要压水井从数十米的地下往上押卤水。”

言娘眨巴眨巴眼睛,你这样认为也好,反着就是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不是姐发明的。

“有了这压水井,就能很快给泳池换水啦。孩子们就能在泳池里玩耍了。下面人也就不用一桶一桶给泳池换水,没那么劳累。记得提醒我给负责泳池换水的下人长月银。”言娘把自己让住建部们的工匠,制压水井的目的点明。最后那一句话是对贴身丫鬟交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