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翌日早,姜姝携胡蔚稚带上了特地从汉中郡带回的特产及礼物,进宫拜见宣后越妃。

长秋宫内,宣后依旧是端庄贤惠的模样。她含笑看着为她燃香的胡蔚稚,待云烟升起,她闭目细嗅,清香扑鼻。宣后猜想香中应是加了薄荷,让她顿感灵台清明。宣后温和笑道:“福康有心了,你新调制的香,予甚喜之。”

胡蔚稚腼腆一笑:“皇后喜欢便好。”

宣后又看向姜姝,笑道:“福康心灵手巧,温柔贤惠,真乃贵女之典范。”

“皇后谬赞了。”姜姝温婉一笑,看了一眼得了宣后夸赞便微感得意的胡蔚稚,摇头笑道:“您不知道,您每次都夸赞她,她在您面前不显,回家后总要与我显摆。”

“阿母”胡蔚稚嘟着嘴,有些不乐意姜姝在宣后面前揭她的短。

姜姝笑看着她:“我可说错了?”胡蔚稚嘟嘴不语。

宣后笑意加深:“福康当得起这些夸赞,就连圣上也常说,不知哪家儿郎能有幸娶得福康为妻。”刚说罢,她又觉喉头一阵痒意,低声咳嗽了起来。

姜姝和胡蔚稚连忙询问,宣后身旁的翟媪边为宣后抚背,边向她们解释道:“皇后微感风寒,身子还未爽利。”

姜姝便道:“既然如此,我与稚儿就不打扰皇后休息了。”宣后止住低咳,对姜姝歉然道:“真是抱歉,本还想着留你们用午膳的。”姜姝忙道:“皇后言重了,您的身子要紧。”

胡蔚稚也起身对翟媪嘱咐,可将她们带来的黑黍熬粥,佐以银耳红枣,做给皇后吃。翟媪应了,胡蔚稚便与姜姝告退,离开了长秋宫,继而又往永乐宫走去。

路上,姜姝忽叹道:“皇后近来几年,越发容易生病了。”胡蔚稚也道:“今日来时,我就觉得皇后面色有些苍白。”姜姝点点头,颇为感叹道:“皇后宅心仁厚,可惜除了太子,她其余子女不是早夭便是让人不省心。”姜姝又对胡蔚稚道:“皇后抚养子晟长大,于子晟有养育之恩栽培之情,往后你若得空,便来长秋宫陪皇后多说说话吧。”

胡蔚稚点了点头。

随后,二人抵达永乐宫,宫人热情迎接她们入了正殿。彼时,越妃正坐在桌案前谱曲,低声浅吟着。见到姜姝,越妃眉开眼笑,几步迈下台阶,拉着姜姝道:“阿姝妹妹来的正好,我正谱曲呢,你快来帮我听听有哪些不足之处。”

姜姝笑着应了,随越妃坐到桌案前。胡蔚稚便自己在下首处落座,让宫人将她带的香薰及特产接过。随后便含笑看着她们谱曲。

姜姝除却茶艺栽花,也擅音律精琴艺。越妃将曲谱递给姜姝,姜姝看罢,很快就几处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越妃一一采纳。待曲谱修改完毕,越妃便笑道:“还是阿姝你见解独到。”她又低低哼唱了一边,笑道:“要是能将其弹奏出来便好了。”她笑看着姜姝:“阿姝可愿再让我大饱耳福?”

姜姝轻笑:“今日可不行。”越妃问:“为何?”姜姝打趣道:“我久未练琴,都生疏了。要是今日露怯,以后你指不定要拿这事笑话我多久。待过后我练好琴,你不想听我都追着弹给你听。”越妃扑哧一乐,看向胡蔚稚:“那看来,我今日就只能劳烦稚儿了。”

胡蔚稚点头应下,越妃便命人取了一台箜篌来。胡蔚稚拿过曲谱,细细看过。随后坐在箜篌前,抬手拨弄琴弦。清澈悠扬的琴声从她的指尖溢出,悉数传入刚刚踏至永乐宫的文帝及凌不疑耳中。待曲毕,余音袅袅。文帝步入殿内,拍手夸赞道:“弹得好啊!”

越妃等起身行礼,文帝笑道:“都是一家人,就不必多礼了。”文帝笑看着胡蔚稚道:“稚儿弹得好啊,得你阿母真传!”

胡蔚稚福身:“多谢陛下夸赞。”

越妃道:“陛下怎这么早就来妾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