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黎阳要在农机厂实习,邵然很高兴,厂子里有黎阳和陈泽默这样的大学生,又有老师傅,对生产研究都有莫大的好处。
“我之前听你说陈泽默多么厉害,还以为夸大其词。”邵然一脸的服气,“人到了工厂之后,才知道,人家的各种手段都是科学的,标准的,跟我们这些全靠摸索出来的经验不一样。”
“我啥时候跟你提过他?”黎阳想了半天也没想到。
“就是去年。”邵然提醒道:“你不是给谭帅打电话,一直在说陈同学的事情,当时我们在开会,你也知道,这个老电话机声音就是大,我坐在旁边听到了……”
黎阳愣了一下,他当然记得这事,还因为谭帅挂他电话的事情做梦了呢。
只是没想到,谭帅接电话的时候,他们这边正在开会。
回到海城的第四天,黎阳收到了涂林的第二个电话,他已经收到了那封信,在电话中翻译信的内容,“帕维尔爸爸工作的压缩机厂经济紧张,想要卖机器度过难关,但是那些买家给的价格极低,他写信想问问你,咱们国内有没有更合适的工厂,他们的机器设备现在很便宜……”
“黎阳,你应该知道吧,现在俄罗斯的通货膨胀很厉害,不少工厂都停工了,没有工资,很多人的生活都很困难。”
“这个我还真不是很清楚。”黎阳道:“这阵子我都在忙活实习的事情。”
“现在知道也不晚。”涂林兴冲冲的在电话那边说道:“B市很多人都背着货去俄罗斯卖,听说能挣不少钱,我也想去试试。”
因为帕维尔信中的语气很急,俩人很快又说回了压缩机厂的事情,“他们工厂生产几十种压缩机,大多是工业上使用的,虽然不算是最先进的,但性能也还行,他们现在想出售一整套螺杆压缩机,代表的型号你拿笔记一下……”
涂林在那边照着信件翻译,旁边时不时传来他爸爸纠正的声音,黎阳飞快的在纸上记录着。
在信里,帕维尔说那些商人只愿意花几百美元买价值几千美元的机器,其实他们根本不懂生产,买设备只是想转手高价卖掉……
虽然很愤慨,但是听着信里的意思,如果黎阳不能给他们找到合适的买家,依旧还要卖给这些中间商,因为工人和他们的家里人也要吃饭。
“他说的这个价格很便宜啊。”涂林道:“只要美元,这个有点麻烦。”
对于这个价格,黎阳也有点心动,而且,这些机器设备是一整套的,拆开运送回来,装上就能生产压缩机出来,十分的便利。
放下跟涂林的电话,黎阳立刻给谭帅打过去。
说明了帕维尔信里的内容,黎阳问道:“哥,你觉得咋样?”
谭帅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反而问黎阳,“你觉得呢?”
“我觉得稳赚不赔。”黎阳道:“我记得去年轻工部发了一个协调生产的规定,说是压缩机要选择使用国产的,这是个利好的消息。”
一边说着话,黎阳一边翻看报纸,果然找到了那篇报道。
“那就去看看。”谭帅这般说道。
谭帅既然说了,动作就很快,第二天,他们俩把海城的事情安排好,就一同去了B市。
谭帅去换美元,黎阳则找到B市能打国际长途的地方,往俄罗斯打电话。
信已经发出去有些日子了,一直没有得到黎阳的回复,帕维尔以为这件事情已经没有希望了,就要放弃的时候,结果峰回路转。
在电话中,黎阳了解了一些事情,没想到,他们现在的处境比涂林在广播中听到的还要更严重。
听说黎阳要过来,帕维尔连忙说他可以让工厂发出邀请函,但是得等上些日子。
黎阳本来都打算等了,但是谭帅从哪里报名了俄罗斯旅游团,还是五个名额,不单有他和黎阳,还有涂林,周乐和周乐的爸爸。
涂林是从实习工厂请假出来的,他十分想要最新的电脑,但是价格特别的昂贵,想带着东西去俄罗斯赚钱买。当然了,他此行也不单是为了钱,还要做黎阳的翻译,代爸妈去看望他们在俄罗斯的朋友。
涂林这样决定了,黎阳就去找大哥,从他们货品中心装上了一批衣服。
就这样,跟帕维尔联系完,黎阳他们就踏上了北上的火车。
黎阳上次去时,这趟列车还没有这么多人,这回不单满满的都是人,而且每个人都带了沉甸甸的大包小包,车厢的每个缝隙都塞满了东西,去趟厕所,来回不小心,都得被蹭掉一层皮。
他们五个一看就是新手,跟这些专门去俄罗斯倒卖货物的人相比,还是差着。
他们几个人的座位并不连着,费了半天的功夫,才换票换到了一起,因为接下来的旅途长达几天几夜,在一起能相互照顾点。
黎阳他们座位过道那边的几个人也是一起的,他们正在一起打扑克,而且是赌钱的,这个钱还是绿色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