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听得眼眶有些发热,端起茶杯喝了一大口:“这种过命的交情,确实能把人的心炼得纯良。就像老话说的,‘一起扛过枪,一辈子都难忘’,难忘的不光是情分,更是那份互相托底的信任。”
“离开部队后,我才慢慢明白,那些年练的不光是队列和射击,更是怎么做人。”我望着茶桌上的茶渍,像是看到了军营里的黑板报,“刚回地方时,我在一家公司当保安,有次经理让我帮忙改考勤记录,想多算几天加班费。他说‘这事就咱们俩知道,给你加两百块’。我当时想都没想就拒绝了,说‘这事我不能干’。”
“经理骂我傻,说‘你这退伍兵,脑子一根筋’。可我总想起班长的话:‘有些线不能踩,踩了第一次,就有无数次。’后来那家公司因为财务造假倒闭了,我虽然还在当保安,可心里踏实。就像在部队里站岗,你站得直,睡得就稳;要是偷奸耍滑,总怕被查岗的抓住,夜里都睡不安稳。”
小李忽然问:“那有没有退伍后变了的?”
“有。”我沉默了一下,想起一个战友,“他退伍后做生意,一开始挺实在,后来为了赚钱,卖过假货。有次同学聚会碰到他,穿得光鲜亮丽,可说话时眼神总躲躲闪闪。他拉着我喝酒,说‘还是你好,活得踏实’。我没说啥,只是觉得可惜——他把部队教的东西丢了,就像战士丢了枪,心里肯定空落落的。”
“但大多数退伍军人,还是守着那份正直。”我语气里带着些自豪,“就像我小区门口的早餐摊,老板是个退伍老兵,豆浆永远给得满,油条炸得金黄,从不缺斤少两。有人劝他‘少放把豆子,多赚点’,他说‘在部队里习惯了,亏心事做不来,夜里睡不着’。”
茶桌上的茶换了新的一泡,是浓厚的普洱,入口微苦,回味却甘醇。月光透过葡萄藤,在我们脸上投下晃动的光斑,像极了军营里树影婆娑的夜晚。
“其实说到底,军人的正直,是被‘逼’出来的习惯,是被‘护’出来的底气,更是被‘信’出来的坚守。”李哥总结道,手指在桌面上轻轻画着圈,“部队用规矩逼着你守底线,用战友护着你走正道,用信任让你觉得正直不是吃亏,是福气。就像老唐说的,睡得踏实,比啥都强。”
我想起退伍那天,班长把一枚国防服役章别在我胸前,说:“回到地方,别忘了自己曾是个兵。别人可以耍滑,但你不能;别人可以糊弄,但你不能。因为你穿过这身军装,这就是你的本分。”
那时不懂这话的重量,如今在茶桌上聊起,才忽然明白——军营里的正直,不是一句口号,是无数个清晨的出操,无数次被子的折叠,无数回队列的看齐,是把“做人要正”四个字,像刻军功章一样,刻进了骨头里。
离开茶室时,夜风带着凉意,却让人头脑清醒。远处的路灯亮得笔直,像极了军营里的哨兵。我摸了摸胸前,仿佛还能感受到那枚国防服役章的温度。
或许,退伍军人说不出为啥正直的人更多,但他们心里都装着一个军营——那里有挺直的脊梁,有清澈的眼睛,有“说一不二”的担当,更有“对得起这身军装”的执念。就像这杯里的茶,泡得越久,那股醇厚的正直味,就越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