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聚精会神地听着,手指不自觉地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似乎在思考着班长的话。过了一会儿,他疑惑地问道:“叠被子这么点小事,怎么能和正直扯上关系呢?”
“在部队里,小事就是大事。”我笑了笑,想起新兵连的内务检查,“比如打扫卫生,窗台擦得亮不亮,地板拖得净不净,看着是小事,其实是练‘不糊弄’。有次我们班打扫厕所,有人觉得反正要用水冲,蹲坑底下的污垢随便刮刮就行。结果副连长检查时,掏出白手套蹭了蹭坑沿,手套上沾了点灰,当即就让我们全班重新打扫,还在全连面前批评:‘厕所都打扫不干净的兵,能指望你们在战场上不糊弄战友?今天你糊弄污垢,明天就可能在枪膛里留杂质,那是要出人命的!’”
“那天我们用钢丝球蹲在地上擦了一下午,连瓷砖缝里的泥都抠干净了。副连长再来检查,没说话,只是敬了个礼。后来才知道,他参加过抗洪抢险,在水里泡了三天三夜,就因为有战友在加固堤坝时偷工减料,差点让半个班的人被冲走。他说:‘军人的正直,是拿命换出来的明白——你糊弄事,事就糊弄你;你对事认真,事才会护着你。’”
老张点点头,往茶杯里续了些热水:“这话说得在理。部队里的规矩,其实是在教你们‘守本分’。就像种地,该除草时就得除草,该施肥时就得施肥,来不得半点虚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不光是规矩,部队里的‘公平’也跟地方不一样。”我想起那年评优秀士兵,“我们连有个老兵,军事素质拔尖,可每次评先进都轮不上他——因为他总在夜里偷偷用公家的洗衣粉洗自己的衣服。这事不大,可在部队里,‘公私不分’是大忌讳。后来有次选送学技术,名额有限,他各项成绩都够格,可连长说:‘技术再好,心术不正也不行。咱们送出去的兵,得让部队放心。’”
“最后名额给了个军事成绩中等,但总帮战友补袜子、修鞋子的新兵。宣布结果那天,没人有意见。在部队里,你做人正不正,比你能力强不强更重要。就像队列看齐,你要是总站歪,身边的人都会提醒你;要是你故意不看齐,整个队伍都会容不下你。”
小王忽然想起什么,拍了下手:“我表哥也是退伍的,他说在部队里,借钱必须打欠条,哪怕借一块钱买瓶水,也得写清楚啥时候还。一开始他觉得没必要,都是战友,还能赖账?后来班长说:‘今天你借一块钱不打条,明天就可能借一百块不还;今天你觉得小事可以含糊,明天大事上就可能栽跟头。’”
“可不是嘛。”我接过话茬,想起炊事班的老班长,“我们炊事班老班长,买菜时总带着个小本子,哪怕多收了一毛钱,都要跟菜贩掰扯清楚。有次菜贩说‘解放军同志,这点钱就算了’,他瞪着眼说:‘这不是钱的事!我花的是部队的钱,一分一厘都得对得起良心。今天我多收你一毛,明天就可能多报一块,时间长了,心就黑了。’”
“他总说,部队就像个大熔炉,啥杂质都能给你炼出来。你要是想藏点私心,比在雪地里藏煤球还难。训练偷懒,战友会戳你脊梁骨;办事不公,领导会盯着你;就算你自己想糊弄,每天的点名、查铺、思想汇报,也会把你的歪心思摊在太阳底下晒。”
李哥望着窗外的月光,忽然感慨:“这大概就是军人正直的根源吧——不是天生就比别人高尚,是部队用无数双眼睛、无数条规矩,逼着你走正道。就像栽树,你要是长歪了,自然有人给你扶正;要是实在扶不直,就只能砍掉,不能让你耽误整片林子。”
“还有战友情。”我想起那年在演习中崴了脚,是两个战友轮流背着我走了五公里山路,“在部队里,你活下来不光靠自己,更靠身边的人。你要是不正直,谁会在你受伤时背你?谁会在你缺弹药时分给你?就像王二柱护着村民,战友之间也是互相护着的,但前提是你得值得被护着。”
“有次野外拉练,我们班的给养袋被雨水泡了,干粮全湿了。班长把自己的压缩饼干分给大家,自己啃草根。他说:‘我是班长,就得对你们负责。你们跟着我,不能饿肚子。’那时候我才明白,正直不是傻,是你对别人真心,别人才会对你真心。在战场上,你的后背交给战友,要是你平时做人不地道,谁会替你挡子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