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他们要是闹起来,惹怒了对岸的大明爸爸,战火一起,咱们这些做生意的最先倒霉!”
与此同时,一些关于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如何蚕食土邦、在东南亚如何与荷兰人争抢香料贸易的“故事”,也被巧妙地编织成商旅见闻,在酒馆茶肆间传播。这些信息,或多或少,总会通过各种渠道,流入幕府负责监察外事和各大名的“目付”耳中。
德川幕府统治日本已近三十年,内部并非铁板一块。以萨摩、长州为代表的西南强藩,对幕府的锁国政策和权力分配早有不满。这些流言的扩散,如同在干燥的柴堆上撒下了火星,虽然暂时还未燃起大火,却已让江户城中的某些大人物,对遥远的萨摩藩,投去了更加警惕的目光。
三、 无声较量,财权之争
朝堂之上,围绕着海军新预算的“共议”悄然展开。首辅周延儒显然有备而来,他指派户部、工部的几位心腹官员,组成稽核小组,对海军衙门提交的每一笔造舰、研发预算,都进行了近乎苛刻的审查。
“陈主事,这份‘定远级’铁甲舰的预算,龙骨用铁量为何比旧式福船多出五成?是否有虚报之嫌?”
“王郎中,这‘后装线膛炮研发’一项,所列‘特种合金钢’‘精密加工费’等名目,含糊不清,且数额巨大,依据何在?格物院一纸说明,就能动用国库万两白银吗?”
面对种种诘难,林萧作为林宸在具体事务上的代表,展现了惊人的耐心与细致。他准备了厚达数尺的档案,里面是详细的物料清单、工时核算、乃至格物院提供的各项性能参数与旧式装备的对比分析。
“大人明鉴,铁甲舰防御力远超木舰,龙骨乃其骨干,用铁量自然倍增,此有格物院力学测算为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特种合金钢配方及加工工艺,属格物院机密,然其性能远超普通熟铁,可提升炮管寿命与承压能力一倍以上,此有初步测试数据。若大人认为不妥,可请陛下圣裁,或由工部选派精通冶炼之大员,与格物院共同监督研发过程,以确保款项用途明确。”
林萧不卑不亢,有理有据,将所有质疑都挡了回去,并且巧妙地将皮球踢回给对方——要么皇帝决定,要么你们派懂行的人来参与,别只会空口质疑。
几轮交锋下来,稽核小组虽然砍掉了一些他们认为“不必要”的边角预算,但核心的造舰和研发款项,在林萧充分的准备和林宸无形的威望下,最终还是勉强通过了。然而,这个过程极大地拖延了时间,消耗了林宸体系内大量精力。周延儒的目的,某种程度上已经达到——他成功地给林宸的前进之路,铺上了一层厚厚的淤泥。
四、 御书房夜,密奏直达
这场预算拉锯战的详细过程,自然逃不过崇祯皇帝的耳目。这一夜,他在御书房单独召见了林宸。
没有朝堂上的君臣奏对,崇祯的语气显得平和许多:“林卿,近日户部、工部对海军预算审核甚严,倒是辛苦爱卿与令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