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西陲烽烟 陆海并举

帝国的版图在海洋上高歌猛进,然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就在南洋局势初定,吕宋归流有序推进之时,西北边陲的急报,如同一声凄厉的鹰唳,划破了承平不久的朝堂。陆与海的双重压力,考验着这个新生帝国的韧性与林宸的全局运筹能力。

一、 朝堂惊变,双线告急

兵部值房,两份几乎同时送达的八百里加急,让气氛凝重到了极点。

一份来自甘肃巡抚:“准噶尔大汗巴图尔珲台吉,亲率数万铁骑,犯我嘉峪关外,哈密卫告急!虏骑剽悍,来去如风,边军苦守,盼援甚切!”

另一份来自吕宋宣慰使司(暂设)沈廷扬:“荷兰东印度公司舰队联合当地苏禄苏丹国水师,突袭我婆罗洲(加里曼丹岛)新兴贸易据点,焚毁货栈,劫掠商船!其势汹汹,意在挑战我南洋权威,试探我反应!”

西北陆疆狼烟骤起,东南海疆波涛再涌!朝堂之上,刚刚还为吕宋归流而振奋的官员们,顿时陷入了新的焦虑。

“陛下!准噶尔乃心腹之患,不可不救!当立即调派精兵,驰援甘肃!”

“不可!南洋新附,人心未定,若示弱于荷兰,则前功尽弃!当命南洋舰队迎头痛击!”

“两面开战,国力堪忧啊!当务之急,是稳住一方……”

争论之声,不绝于耳。

崇祯皇帝眉头紧锁,目光不由自主地再次投向一直沉默的林宸。“林爱卿,于此事,你有何良策?”

林宸出列,神色依旧沉稳,仿佛对这双线压力早有预料。“陛下,诸公。陆海告急,看似分身乏术,实则不然。此正可检验我新政以来,国力增长与军制革新之成效!”

他走到巨大的疆域图前,手指分别点向西北与南洋:“陆上,准噶尔虽悍,然其长于骑射,短于攻坚,更乏火器之利。我可遣一员上将,率新编练之步骑混成精锐,携大量火炮及迅雷铳,依托坚城,以守代攻,挫其锐气。同时,联络漠南蒙古诸部,许以茶市之利,使其袭扰准噶尔后方,断其补给!”

“海上,荷兰人联合土着,看似势大,实则各怀鬼胎,联盟脆弱。我南洋舰队新胜之威犹在,舰船火炮皆占优势。可命黄龙主动出击,寻其主力决战!同时,分化拉拢苏禄苏丹国内部亲明势力,或可令其不战自乱!”

他环视众人,声音铿锵:“陆守海攻,双管齐下!陆上以静制动,消耗虏骑;海上以动制静,歼灭敌舰!此非两面受敌,而是我大明扬威于陆海,彰显国力之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