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雾锁江夏

建安四年的寒冬,格外漫长。

彭城的雪尚未完全消融,来自各方的新动向便如同冰层下的暗流,悄然涌动着,冲击着刚刚有所稳定的天下格局。

幽州方面,郭嘉的应对策略很快显现效果。

鲜于辅接到指令后,果断放弃了与颜良争夺临渝的打算,将兵力化整为零,遁入燕山余脉。

他们利用熟悉地形的优势,不断袭扰颜良部的粮道,焚毁辎重,狙杀落单的小队。

颜良虽勇,面对这如同附骨之疽的袭扰却有力使不出,战线被无限拉长,补给日益困难。

同时,关于“袁本初无故兴兵,劫掠边民”的舆论在幽州南部迅速扩散,使得颜良的军事行动在道义上陷入了被动,原本一些观望的坞堡豪强,态度也变得更加暧昧。

袁绍这试探性的一拳,仿佛打在了棉花上,不仅未能重创对手,反而让自己陷入了泥潭。

然而,北方的僵持并未让彭城朝廷感到丝毫轻松,因为南方的迷雾正被突如其来的惊雷驱散。

这日清晨,一份沾染着江夏水汽的加急军报,被快马送至彭城,直接呈送到了郭嘉的案头。

“主公,祭酒,江东急报!”

徐庶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震动,“五日前,孙策于江夏沙羡城外,阵斩黄祖!”

消息简短,却重若千钧。

郭嘉猛地从榻上坐起,接过军报细看。

蔡琰也闻讯赶来,秀眉紧蹙。

军报详述了经过:

孙策采纳周瑜之策,以部分兵力佯攻邾县,吸引黄祖主力。

黄祖果然中计,亲率水陆大军前往救援。

不料孙策亲率精锐死士,趁江面大雾,乘坐快船,绕过正面战场,直扑黄祖所在的沙羡城。

黄祖因前线“捷报”频传,放松警惕,正在城中宴饮。

孙策如同神兵天降,率众突入城中,于乱军之中亲手格杀黄祖,并将其首级悬于旗杆之上。

江夏守军见主帅已死,瞬间土崩瓦解。

孙策趁势掩杀,一举攻克沙羡,黄祖麾下大将邓龙、陈就等或死或降,江夏重镇,易主!

“好一个孙伯符!好一个周瑜!”

郭嘉放下军报,眼中既有惊叹,也有深深的忌惮,

“瞒天过海,直捣黄龙!此战堪称经典,江东猛虎,爪牙愈发锋利了。”

蔡琰凝声道:“黄祖既死,江夏门户已开。孙策报得父仇,声威大震,下一步,他会止步于江夏,还是趁势西进,直逼襄阳?”

“以孙策之性,必不肯止步。”

郭嘉走到地图前,手指划过长江,“然荆州水军根基尚在,刘表虽暗弱,但襄阳城高池深,钱粮充足,非旦夕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