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山雨欲来楼满风

中平四年的秋日,天空呈现出一种异样的高远与澄澈。

然而,在这片看似平和的苍穹之下,中原大地却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紧绷感,仿佛一张拉满的弓,引而不发,却随时可能撕裂空气。

正如蔡琰所感受到的那样,这是一种诡异的平静,是巨浪翻涌前短暂的退潮,是风暴降临前窒息的低气压。

黑山军的活动范围似乎有所收缩,斥候回报,其内部正忙于整合各部势力,新继位的首领显然需要时间巩固权力,暂时无暇大规模寇掠州郡。

各地的叛乱虽如野火般此起彼伏,零星的烽烟从未真正熄灭,却奇迹般地没有形成燎原之势,仿佛有一只无形的手在刻意控制着混乱的规模。

而洛阳朝廷,在罢免了平定黄巾有功的皇甫嵩之后,陷入了一种更深的泥沼,政令出不了宫闱,皇帝的权威在西园卖官鬻爵的铜臭气和宦官与外戚的激烈党争中,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流逝。

琰堡的“靖安司”灯火通明的时间越来越长。毛玠坐镇中枢,案头上堆积着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来的竹简、绢帛密报。来自洛阳的暗线传递的消息愈发令人心惊:

灵帝的身体状况已是宫内外公开的秘密,沉湎酒色早已掏空了他的根基;以张让、赵忠为首的“十常侍”与大将军何进为代表的外戚集团,矛盾已趋于白热化,双方都在暗中调兵遣将,京畿地区的兵力异动频繁;

更令人不安的是,为了分夺何进的兵权,皇帝竟在西园新设了“西园八校尉”,甚至任命了宦官蹇硕为上军校尉,统帅诸军,此举无疑是在本就炽烈的油锅中泼入了一瓢冷水。

各地州郡长官则多持观望态度,或暗自扩充实力,或惶惶不可终日。

这些信息的碎片,如同散落的拼图,在毛玠及其手下谋士夜以继日的分析、比对、串联下,逐渐拼凑出一幅清晰的图景——帝国最后的支柱正在内部蛀空,崩塌只在旦夕之间。

这一日,秋风带着凛冽的寒意,吹过琰堡高耸的城墙。

蔡琰屏退左右,独自登上了堡内最高的望楼。她凭栏而立,身形在辽阔的天际线下显得单薄,却又异常坚定。

萧瑟的秋风鼓动着她素色的衣袂,猎猎作响,仿佛要与这天地间的肃杀之气应和。

她的目光缓缓扫过脚下这片她倾注了四年心血的土地。

堡内,屋舍俨然,街道整齐,学堂里传来隐约的诵读书声,工坊区叮当作响,那是铁匠在赶制兵甲农具,陶瓷窑口腾起袅袅青烟。

市集上,人声鼎沸,商旅往来,琰堡出产的铁器、锦缎、纸张、瓷器在此集散,换回粮食、药材和各种必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