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哥要是当了祭酒,肯定天天都能学到好玩的东西!”
“对对对!我也不想再听那些之乎者也了!”
蜀王朱椿、潭王朱梓,也跟着叫嚷起来。
朱棣跪在人群中,看着被弟弟们簇拥的朱棡,眼神复杂。
他没有出声,只是默默地攥紧了拳头。
这个三哥,总是能做出一些出人意料的事情。
朱棡看着这群弟弟侄子,只觉得一个头两个大。
他刚想开口拒绝,屏风处却传来了一声咳嗽。
瞬间,整个大殿再次安静下来。
所有皇子皇孙都吓得缩了缩脖子,连忙重新跪好。
朱元璋的目光平静地扫过全场。
他走到了宋濂的面前,亲手将他扶了起来。
“宋学士,你这是做什么。”
“你是太子的老师,也是咱的肱股之臣,怎能行此大礼。”
朱元璋的语气很温和,动作也很尊重。
宋濂却是一脸的固执。
“陛下,老臣所言,句句发自肺腑!”
“燕王殿下之才,远胜老臣百倍!”
“由他出任国子监祭酒,乃是天下学子之福啊!”
朱元璋闻言,摇了摇头。
他转过身,看向朱棡,眼神里带着审视。
“老三。”
“儿臣在。”
朱棡连忙躬身。
“宋学士的美意,咱心领了。”
朱元璋的声音沉稳有力。
“但国子监祭酒一职,你不能当。”
宋濂的脸上,瞬间流露出急切。
“陛下……”
朱元璋抬手,制止了他。
“宋学士,你先听咱说。”
“老三他,身兼数职,哪还有精力来掌管国子监?”
宋濂张了张嘴,最终还是化作了一声长长的叹息。
“是老臣……考虑不周了。”
他脸上满是惋惜。
“只是可惜了这‘汉语拼音’与‘标点符号’。”
“若是不能由殿下亲自推行,恐怕会事倍功半。”
听到这话,朱棡知道自己不能再沉默了。
他上前一步,对着朱元璋和宋濂,深深一揖。
“父皇,老师。”
“儿臣的志向,在沙场,在于为我大明开疆拓土,护我百姓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