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毒泉将计

第一节 :圣河染毒

殑伽河(今恒河)上游的晨雾还未散尽,王玄策勒住胯下吐蕃战马的缰绳,指尖下意识攥紧了腰间悬挂的鎏金蹀躞带——那上面还坠着去年出使天竺时,戒日王亲赠的象牙笏板,此刻却沾着未干的血污,与周遭湿冷的空气混在一起,泛着沉郁的腥气。他身后,八千余骑人马正沿着河岸列成整齐的方阵,吐蕃骑兵的红色氆氇披风与泥婆罗士兵的黑色藤甲在晨光中交错,马蹄踏过河边的卵石,发出细密而沉重的声响,像是在为这场迟来的复仇敲打着前奏。

“王正使,”蒋师仁提着陌刀策马赶至身侧,甲胄碰撞的脆响打破了短暂的寂静,他目光扫过前方翻涌的河面,声音里带着难掩的凝重,“前锋探马来报,殑伽河源头不对劲,说是...说是水色发黑,还飘着怪味。”

王玄策抬眼望去,原本该是清澈如碧玉的圣河源头,此刻竟像被墨汁染过一般,黑浪从河底翻涌而上,裹挟着细碎的泡沫冲向岸边,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类似腐肉混合硫磺的腥臭,令人作呕。他翻身下马,不顾身后亲兵“正使小心”的劝阻,拖着尚未完全痊愈的断足——那是去年天竺叛王阿罗那顺突袭使团时留下的伤——一步步走向水边。刚有脚尖触及河面的刹那,冰凉的河水竟带着刺骨的灼痛感,仿佛有无数细针在扎刺皮肤。

就在此时,河面突然泛起一阵异动,一张残破的麻纸从黑水中浮了上来,借着水流漂到王玄策脚边。他弯腰拾起,指尖触到纸页的瞬间,心脏猛地一缩——那是《大唐西域记》的残页,是玄奘法师西行归来后亲手编撰的典籍,他出发前特意带在身边,如今却只剩下半页,上面玄奘亲笔书写的“圣泉”二字,正被丝丝缕缕的黑血缓慢侵蚀,墨迹如同活物般扭曲,最终化作一道狰狞的裂痕。

“这是毒!”王玄策猛地抬头,声音因愤怒而微微颤抖,“阿罗那顺这逆贼,竟敢污染圣河,断天竺百姓的生路!”

“王正使,末将去探探这毒泉的底细!”蒋师仁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不等王玄策回应,他已握紧柄长六尺的陌刀,双腿一夹马腹,朝着不远处七眼喷涌水柱的泉眼冲去。那七眼泉本是殑伽河的源头活水,此刻却喷出漆黑如墨的水柱,腥臭之气愈发浓烈,泉边的卵石都被毒液腐蚀出密密麻麻的小孔,连顽强的河草都已枯黄腐烂。

蒋师仁在泉眼三丈外勒住马,双手紧握陌刀,丹田运力,臂上青筋暴起,一声大喝后,陌刀带着破风的锐响劈向其中一眼毒泉。刀锋触及水柱的刹那,预想中的水花四溅并未出现,取而代之的是一阵清脆的金属碰撞声,三百枚青铜砭石从毒泉中被震飞而出,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重重落在岸边的沙地上。

王玄策快步上前,蹲下身捡起一枚砭石,借着晨光仔细查看。砭石呈菱形,表面刻满了细密的纹路,竟是吐蕃的密文。他心中一动,指尖抚过纹路,突然认出这是文成公主当年远嫁吐蕃时,为解当地瘟疫所创的解毒咒——每一枚砭石上的密文都完整无缺,字体娟秀却带着力量,显然是当年公主亲手所刻。

“公主的解毒咒...怎么会出现在这里?”蒋师仁也凑了过来,眼中满是疑惑,“难道是阿罗那顺从吐蕃偷来的?可他拿这些解毒的砭石做什么?”

王玄策没有立刻回答,目光落在泉眼中央。方才陌刀劈出的震动尚未平息,泉眼深处突然传来一阵微弱的金光,紧接着,一枚拳头大小的铜佛残核从黑水中共振而出,缓缓飞入泉眼。就在残核触及毒液的瞬间,异变陡生——铜佛残核中渗出缕缕金红色的佛血,如同活物般在毒水中蔓延,所过之处,黑色毒液竟被染成耀眼的金色,原本翻涌的黑浪渐渐平息,泉眼周围的腥臭之气也淡了几分。

更令人震惊的是,金色佛血在水面上凝结成一幅清晰的路线图,从殑伽河源头开始,沿着河流向下游延伸,标记出七处隐秘的据点,每个据点旁都刻着阿罗那顺的狼头印记——这竟是阿罗那顺在殑伽河投毒的完整路线!原来他早已派人在源头的七眼泉中埋下毒液,再通过河流将毒素扩散到下游的城邦,妄图以此阻断唐军的水源,同时残害天竺百姓,逼迫他们归顺自己。

“好一个狠毒的计策!”王玄策盯着路线图,咬牙切齿,“若不是公主的解毒砭石和这佛血显灵,我们恐怕还被蒙在鼓里,等到大军深入腹地,才发现水源已被污染,到时候...后果不堪设想!”

蒋师仁握紧陌刀,眼中怒火熊熊:“王正使,末将愿带一队骑兵,顺着这路线图去捣毁阿罗那顺的投毒据点,绝不能让他的阴谋得逞!”

王玄策刚要点头,上游突然传来一阵异样的水声。两人同时抬头望去,只见七具浮尸顺着水流漂了下来,每具尸体都穿着残破的唐军服饰,皮肤因中毒而呈现出诡异的青黑色,双手却死死攥着半截水囊——那是唐军制式的羊皮水囊,水囊的裂口处还残留着黑色的毒液,显然是这些士兵误饮了毒水,才丧命于此。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王玄策快步走到岸边,看着浮尸脸上凝固的痛苦表情,眼眶微微发热。这些士兵,有的是从吐蕃借来的勇士,有的是泥婆罗王派来的精锐,他们跟着自己千里迢迢来到天竺,为的是为去年被杀的使团成员复仇,为的是维护大唐的尊严,如今却倒在这毒泉之下,连全尸都难以保全。

“蒋校尉,”王玄策的声音低沉却坚定,他转过身,目光扫过身后整齐列队的八千余骑,“传我命令,立刻派军医查验毒水成分,寻找解毒之法;同时让前锋营沿着路线图探查阿罗那顺的据点,务必小心行事,不可再中埋伏。至于这些阵亡的弟兄...”他顿了顿,看向那七具浮尸,“我们要将他们好好安葬,等到平定阿罗那顺之乱,再带他们回大唐,让他们魂归故土。”

蒋师仁挺直脊背,双手抱拳道:“末将遵令!”他转身走向军队,高声传达王玄策的命令,吐蕃骑兵和泥婆罗士兵们听到命令后,没有丝毫犹豫,立刻行动起来——军医们提着药箱冲向河边,小心翼翼地采集毒水样本;前锋营的士兵们检查好兵器和水囊,翻身上马,朝着路线图标记的方向疾驰而去;其余士兵则默默地走到岸边,用布巾裹住浮尸,准备在附近的山坡上挖掘墓穴。

王玄策站在河边,望着眼前忙碌的身影,又低头看了看手中的《大唐西域记》残页和青铜砭石。残页上“圣泉”二字的黑血已经褪去,露出了原本清晰的墨迹;青铜砭石上的解毒咒在晨光中泛着淡淡的金光,仿佛在无声地守护着这片土地。他知道,这场复仇之战,不仅是为了死去的使团成员和士兵,更是为了守护殑伽河的安宁,守护天竺百姓的生计,守护大唐的荣耀。

黑浪渐渐平息,金色的佛血仍在水面上闪烁,勾勒出清晰的路线图。王玄策握紧腰间的象牙笏板,断足的疼痛似乎已被心中的坚定所取代。他抬起头,望向远方的天际,仿佛能看到长安的方向——他一定会平定阿罗那顺之乱,带着胜利的消息回到大唐,不辜负朝廷的信任,不辜负弟兄们的牺牲,更不辜负这片被毒泉侵扰的土地上,所有期盼和平的生灵。

岸边,吐蕃骑兵的号角声与泥婆罗士兵的呐喊声交织在一起,八千余骑人马的气息汇聚成一股磅礴的力量,沿着殑伽河岸蔓延开来。毒泉虽险,叛贼虽狠,但在这股为正义与复仇而来的力量面前,所有的阴谋与狠毒,终将被彻底粉碎。

第二节 :砭石解厄

王玄策攥着青铜砭石的指节微微泛白,目光掠过河岸上蜷缩的中毒士兵。那名吐蕃骑兵面色青黑如墨,嘴唇肿得外翻,双手死死抠着脖颈,喉咙里发出嗬嗬的漏气声,每一次喘息都带出带着黑沫的浊痰。军医蹲在一旁急得满头大汗,银针扎遍了士兵周身大穴,解毒的草药汁灌下去却如同石沉大海,士兵的气息眼看就要断绝。

“让开。”王玄策拨开围拢的亲兵,单膝跪在士兵身旁。他将青铜砭石在衣襟上反复擦拭,指尖能清晰触到石面密文的凹陷——那是文成公主当年亲手镌刻的解毒咒,此刻在天光下泛着极淡的银辉。他深吸一口气,将砭石稳稳按在士兵眉心的印堂穴上,掌心运力缓缓下压。

起初并无异动,砭石贴着滚烫的皮肤,仿佛只是一块普通的青铜。可当王玄策指尖感受到士兵微弱的脉搏时,石面突然震颤起来,细密的密文如同活物般剥落,化作点点银芒飘向空中。那些银芒在空中盘旋片刻,竟渐渐组成了一行行墨色字迹,笔画遒劲有力,正是孙思邈《千金要方》中早已失传的“水毒篇”全文!

“是孙真人的笔迹!”蒋师仁恰好提着陌刀归来,见此情景惊得瞳孔骤缩。他快步上前,目光扫过空中的字迹,“‘水毒入体,先蚀血脉,再腐脏腑,需以清热通络之法解之’——这正是眼下士兵们中的毒!”

军医也激动得声音发颤,连忙从药箱里取出纸笔,颤抖着记录空中的医方。王玄策却没有放松,掌心始终贴着砭石,感受着士兵体内毒素的流动。随着“水毒篇”的字迹愈发清晰,士兵眉心的砭石突然释放出一股暖流,顺着印堂穴渗入体内,原本青黑的面色竟缓缓褪去几分,呼吸也变得平稳起来。

“王正使,您快看这个!”蒋师仁的声音突然响起,带着难以掩饰的惊讶。他正蹲在一具唐军浮尸旁,陌刀的刀尖轻轻挑开浮尸残破的衣袍。众人循声望去,只见浮尸内层的衣襟并非寻常麻布,而是用层层叠叠的纸张糊成,纸张上还残留着暗红的印泥——竟是鸿胪寺专用的密信纸!

更令人震惊的是,蒋师仁用刀尖轻轻触碰那些密信纸,纸张遇水后竟迅速膨胀,化作一层细密的白色纱布,纱布纤维间还缠着细碎的草药粉末。“这是滤毒囊!”有经验丰富的老兵惊呼,“将密信纸浸透药液制成滤毒囊,遇水就能变成解毒纱布,贴在伤口上能吸附毒素!”

王玄策心中一动,快步走到浮尸旁,小心地取下一块膨胀后的纱布。纱布上的草药气味与方才砭石释放的暖流气息相似,他突然想起什么,转身回到中毒士兵身边,将铜佛残核从泉眼旁拾起,轻轻嵌入砭石的凹槽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咔嗒”一声轻响,铜佛残核与砭石完美契合。下一秒,石面突然浮现出棕褐色的字迹,笔画间带着岁月的沧桑,正是孙思邈的亲笔批注:“毒出雪山,解在雪莲”。八个字如同惊雷,让在场所有人都愣住了——雪山之毒,唯有雪莲花可解,可这殑伽河源头地处湿热之地,哪里来的雪莲?

就在众人疑惑之际,河岸突然传来一阵“轰隆”的巨响,地面剧烈震颤,岸边的卵石纷纷滚落河中。王玄策连忙扶住身旁的树干,只见脚下的土地竟缓缓裂开一道缝隙,缝隙中透出点点白色的微光。他小心翼翼地探头望去,缝隙深处竟整齐排列着数十个陶罐,陶罐中盛放着饱满的种子,根系早已穿透陶罐,如同蛛网般蔓延至所有毒泉底部,在黑水中顽强地生长着。

“是雪莲种子!”蒋师仁失声喊道。他曾随吐蕃使者去过雪山,认得这种能在冰原上绽放的奇花。那些种子外壳泛着淡紫色的光泽,正是文成公主当年派吐蕃侍女特意埋设的——想必公主早已料到,或许有朝一日,雪山之毒会危害此方土地,特意留下这解毒的希望。

随着种子的根系在毒泉中舒展,原本漆黑的毒液竟开始泛起淡淡的绿意,腥臭之气也减弱了不少。中毒的士兵们在砭石与纱布的作用下,渐渐恢复了意识,吐蕃骑兵和泥婆罗士兵们脸上都露出了欣喜的神色,纷纷议论着这场转机。

可就在此时,河面突然暗了下来,乌云毫无征兆地汇聚,遮住了原本晴朗的天光。众人抬头望去,只见一尊黑玉佛陀的虚影缓缓降临在河面上,佛陀面容狰狞,与寻常佛像的慈悲截然不同,掌心泛着诡异的黑光,死死盯着岸边的雪莲种子。

“不好!”王玄策心中警铃大作,刚要下令士兵护住种子,黑玉佛陀的掌心突然射出七道金光,如同利剑般射向河岸的缝隙。金光触及雪莲种子的瞬间,陶罐中的种子竟燃起熊熊烈火,火焰并非寻常的红色,而是带着剧毒的黑色,转眼间就将大半雪莲种子焚毁。

“阿罗那顺的邪术!”蒋师仁怒喝一声,提着陌刀就要冲向黑玉佛陀的虚影。王玄策连忙拉住他,摇了摇头:“这是虚影,你的刀伤不到它。他是想毁掉所有解毒的希望,让我们困死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