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七十块手表换一辆二手车

如果陈卫民选择自己去市场上批发或者售卖,他的利润率会更高。

但是,这样做永远做不大,只能像其他倒爷那样,一趟赚几万美元就顶到天了。

和巴莎耶夫合作利润率会低很多,但是可以成规模的倒腾货物,倒爷规模做的越大,将来以物易物的规模才会更大。

巴莎耶夫有西伯利亚州畅通的销售渠道,无论什么轻工业产品,无论多少量,经过他的手,都能快速消化掉。

“那你觉得应该如何交易?”

“一万公里以下的车型按照两千美元计价,一万到十万公里一千美元,超过十万,五百美元。”

巴莎耶夫噗嗤一下笑了,这人太不要脸了。

手表按照华夏国内官方汇率计价。

到了汽车,他按照苏联国内黑市外汇市场计价,如果也按照官方汇率计价,一台新嘎斯车,至少三万美元,两辆车就能抵得过他这些手表。

要是这么算下去,苏联就没值钱的东西了。

但是陈卫民不这么看。

这批车怎么来的?都是偷的,偷国家的,打着报废的名义为自己换取利益,赃物有赃物的价值。

“陈,要是按照你这样算,至少需要五十辆车?”

“巴莎耶夫,如果你信任我,这批车我一次性带走,大概一个月后,我多送一千块手表,如何?”

“不不,陈,你胃口太大了,你也说过,要双赢,十块手表一辆车,一共一万块手表。”

“两千五,不能再多了。”

两人开始你来我往,耗费了一个多小时,最后定在了七千块手表。

七千块手表,在华夏价值三十五万,但是在苏联零售,估计能卖七八十万美元。

一百辆嘎斯车运到华夏,按照刘志强的报价,估计至少能卖两三百万人民币。

这个利润已经很可观了,利润总额很高。

这就是大规模贸易的好处。

“陈,下一次,手表要带,但我希望还是多带一批罐头和酒,你知道,这两样东西在苏联才是硬通货。”

“完全没问题,帮助苏联人民度过最难熬的阶段,是我的责任。”

手表毕竟是小众市场,只有食物和白酒,才是普通百姓需要的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