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行,早点休息,明天有大事。”
回到房间,陈卫民和索菲亚深入沟通了半个小时,才沉沉的睡去。
第二天一早,索菲亚又早早的去上课了。
等到十一点半,陈卫民提着两个麻包去了餐厅。
“陈先生,我们老板在里面等您。”
巴莎耶夫给了陈卫民一个大大的拥抱。
“朋友,让我看看你的货物。”
“当然。”
陈卫民打开麻包,拿了几块递给巴莎耶夫。
巴莎耶夫对另一个中年人示意了一下。
中年人看了看,点了点头。
“好吧,朋友,我想我们的合作可以开始了,这是一批马上要退役的汽车。”
巴莎耶夫说着,拿了厚厚一叠资料。
陈卫民立刻打开看了起来。
一共一百辆汽车,全部都是嘎斯越野车,而且还有十几辆军用版。
最短的行驶里程只有一千多公里,最长的超过了十万。
陈卫民从包里拿出他在燕京调研的车辆价格。
就没有嘎斯汽车,以伏尔加和拉达为主。
一万公里以下的伏尔加,在燕京能卖到三万七,价格和新车差不多。
同理,嘎斯汽车应该也是这个价格,哪怕嘎斯汽车是越野车,应该也值这个价格。
“陈,我们商量后认为,十辆二手汽车换你这批手表。”
“巴莎耶夫,据我所知,一辆崭新的嘎斯汽车售价两万卢布,大概相当于两千多美元,何况已经行驶了几万公里,十辆嘎斯车的价值不会超过一万美元,可我这批手表价值五万美元,他们的价值不能划等号。”
巴莎耶夫笑道:“上帝啊,你不能这样算,据我所知,这一块手表在你的国家价值十几美元,你却卖给我五十美元?”
“但我需要高额的利润才能支撑我继续搞下去,而且我们国内的手表也非常稀缺,我们合作必须要双赢。”
和巴莎耶夫合作是一把双刃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