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图?丈量?拆解器物?
这听起来,确实不像是正经的读书路数。
可偏偏,自己那个一看到书本就头疼的儿子,对此却甘之如饴。
“格物之道……”
刘文正沉吟着,他毕竟是官场中人,见识不凡,“此道,虽非科举正途,但若能学到精深之处,于国于家,亦是大用。工部、兵部,都缺这样的人才。”
他看向苏明理的眼神,变得更加复杂。
敬畏之中,又多了一丝探究。
这位苏小三元,不仅自身才华横溢,年纪轻轻便已站在了科举之路的顶端。
更可怕的是,他似乎还拥有一种点石成金的本事,能洞察人心,因材施教,为旁人指出一条最适合的道路。
这种眼界和手段,说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是一点也不为过啊!
“明理啊,”刘文正放下茶杯,语气愈发亲近,“你小小年纪,便有如此见地,将来前途,不可限量。”
“往后若有什么需要叔叔帮忙的地方,千万不要客气。”
这已经不是客套话,而是发自内心的承诺。
他已经将宝,彻底押在了苏明理身上。
投资苏明理,不仅是为了儿子的前程,更是为了自己家族的未来。
苏明理等的就是这句话。
他顺势将开办“致知堂”书坊的计划,以及大哥苏明德的想法,和盘托出。
“哦?致知堂?”
刘文正听完,眼睛一亮,“好名字!明德侄儿的想法,更是精妙!以贤侄你‘小三元’之名,批注范文,此乃绝佳的营生!此事,大有可为!”
他当即拍着胸脯道:“选址之事,包在叔叔身上!县学东街,恰好有一处三开间的铺面,原是县里一个劣绅的产业,前些日子刚被赵大人查抄入官。”
“我明日便去和赵大人说一声,以一个公道的价格,盘给你家!”
“至于货源,叔叔在州府也有些故交,可以帮你搭上线。”
“无论是纸张、笔墨,还是采买一些市面上流行的书籍作为补充,都能拿到比市价更低的价钱。”
刘文正的热情,让苏明理心中一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