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劳工,大多是官府发配的囚犯,或是被征发的徭役。
他们从事着最繁重、最危险的劳动,死亡率极高。
苏明理的脑海中,那条罪恶的链条彻底清晰了!
黄世仁利用自己在平阳县的权力,将那些“被失踪”的人口,秘密地、通过那条山间小路,当作“黑户劳工”,卖给了威县的铁矿!
而威县铁矿的管事,则将一部分开采出来的、不入官账的“黑铁”作为回报,交给黄世仁。
黄世仁再将这些“黑铁”,通过钱秉义的关系网贩卖出去,换取巨额的利润。
而那些多征上来的“火耗”,则很可能就是用来打点这条罪恶链条上,上上下下所有环节的“封口费”和“分红”!
这是一个完美的闭环!
人,从平阳县出。
铁,从威县出。
最后,所有的罪恶与财富,都汇集到了钱秉义这张巨大的保护伞之下!
这条产业链,隐蔽而又高效。
平阳县的百姓,只知道有人失踪了,却不知道去了哪里。
威县的铁矿,只知道来了一批批不要命的劳工,却不知道他们从何而来。
而钱秉义,则高高在上坐收渔利,将自己撇得干干净净。
“好……好毒的计!好黑的心!”
苏明理只觉得一股寒气,从心底升起。
他终于明白,为什么按察使司查了那么久,都找不到直接的证据。
因为,他们查的方向,从一开始就错了!
他们一直在查平阳县的“钱”,想从账目上找到黄世仁与钱秉义的联系。
但他们却忽略了,这条罪恶链条的真正核心,不是钱,而是……人!
是那些被当作牲口一样贩卖的、活生生的人!
“破局之法……”
苏明理的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精光。
他知道,他已经找到了!
他立刻铺开一张新的纸,提起笔,大脑飞速地运转。
一个大胆而又周密的“一石三鸟”之计,在他的笔下,迅速成型。
……
五日之期,转瞬即至。
当苏明理再次走出耳房时,他虽然面带倦色,双眼布满血丝,但他的精神,却异常的亢奋。
他再次来到了徐阶的书房。
徐阶依旧坐在茶几旁,仿佛这五日来,他从未离开过。
“想到了?”徐阶看着苏明理,微笑着问道。
小主,
“幸不辱命。”苏明理从怀中,取出一份他用了一夜时间,才刚刚写好的、条理清晰的计划书,双手奉上。
徐阶接过计划书没有立刻看,而是示意苏明理坐下,并再次为他倒上了一杯热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