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中还提及,苏家村因为苏明理的缘故,族里特意出资修缮了村口那条泥泞的小路,还清理了村里的几处积水洼地,整个村子都显得比以前干净整齐了不少。
村民们也因为出了个“文曲星”,对读书识字更加重视,甚至有几户人家也咬牙将孩子送去了邻村的私塾。
读到此处,苏明理的眼眶微微有些湿润。
他能想象到,那个曾经贫困偏僻的小村落,因为他的这一点点成就,正在悄然发生着积极的变化。
这种变化,比他个人获得多少赞誉都更让他感到欣慰。
信的末尾,张氏特意提到了苏明理即将到来的八岁生辰。
她说,家里已经开始准备,希望他到时候能回家一趟,一家人好好团聚庆贺一番。
字里行间,充满了母亲对儿子归家的深深期盼。
苏明德在一旁看着苏明理读信,也忍不住补充道:“明理啊,你不知道,你那篇《论和》策,虽然咱们村里人大多看不懂,但听那些从县城回来的人一说,都觉得是顶顶好的学问!族长说了,那是能让官老爷把咱们清河县治理得更好的法子,以后咱们老百姓的日子就有盼头了!”
“还有啊,你快过生辰了,爹娘都念叨着呢!娘说,无论如何,生辰那天你得回家,她要亲手给你做长寿面,还要给你做身新衣裳。”
刘明宇在一旁听着,也被这浓浓的亲情所感染,他羡慕地说道:“明理哥,你爹娘和大哥真好!苏家村也因为你变得越来越好了,你真是太了不起了!”
苏明理放下家书,心中涌动着难以言喻的温暖与感动。
他看向苏明德,重重地点了点头:“大哥,你放心,等我向恩师和县尊大人告了假,我一定回村里和爹娘一同庆生。”
他知道,对于家人而言,他的陪伴与归来,远比任何功名利禄都更加重要。
而那个生他养他的小小村落,也始终是他心中最柔软的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