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考官们的震惊

而此时,在文庙后堂的阅卷处。

主考官赵知县和两位同考官李夫子、王夫子,在考生们陆续安顿下来后,也顾不上休息,已经开始对今日收上来的诗赋试卷进行初步的评阅。

虽然正式的评阅和定名次要等三场全部考毕。

但对于一些特别出彩或者特别糟糕的卷子,他们也会习惯性地在当晚进行初步的翻阅和标记,以便心中有数。

尤其是有了昨日苏明理那份帖经墨义珠玉在前。

他们对今日苏明理的诗赋答卷,更是充满了按捺不住的好奇和期待。

当书吏将弥封糊名后的试卷分发下来时,赵知县几乎是第一时间便开始在他的那份试卷中,寻找那熟悉的、令人过目难忘的笔迹。

很快,他的目光便被一份字迹尤为出众的试卷所吸引。

那手漂亮的颜体楷书,端庄大气,又不失灵动,一看就是苏明理的笔迹!

赵知县的心跳不由得加快了几分。

他强压下心中的激动,拿起那份试卷,仔细审阅起来。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首五言律诗《春雨润物》。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田畴沾溉足,村落炊烟生。

晓看新绿处,苗壮满田平。”

赵知县默读一遍,眼中便爆发出难以抑制的精光!

“好!好一个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此等意境,此等笔触,已臻化境!”

“后四句田畴沾溉足,村落炊烟生。晓看新绿处,苗壮满田平。更是将春雨润泽万物、农家生机勃勃的景象描绘得淋漓尽致,情景交融,寓意深远!”

“此诗,堪称上品!”

他忍不住低声赞叹,引得一旁的李夫子和王夫子都好奇地凑了过来。

当他们看到这首诗时,也都是眼前一亮,赞不绝口。

赵大人,此诗确实不凡!”李夫子抚须道。

“尤其是颔联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看似平淡,却蕴含至理,将春雨之德描摹得入木三分,宛如天成!”

“此等凝练精准之语,老夫也只在古籍逸诗中偶有所见,不想今日竟出自一七岁蒙童之手,当真是令人惊叹!”

王夫子也点头道:“正是如此!通篇读来,气韵流畅,对仗工稳,毫无斧凿之痕。”

“尾联愿得岁岁稔,家国共安平,更是将个人期盼与家国情怀融为一体,立意高远,非寻常蒙童所能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