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棚之内,苏明理笔走龙蛇,神情专注。
那首经过他巧妙化用的五言律诗《春雨润物》,以及那篇情感真挚、描绘农家四季的《农家四季歌》短赋。
正随着他笔尖的游走,一一清晰地呈现在那张洁白的宣纸之上。
他的楷书本就功底扎实。
经过陈教习这段时间的悉心指点,更是日渐精进。
此刻全力施为,字迹愈发显得端庄稳健,又不失灵动之气。
每一个字都如同精雕细琢的玉石,排列整齐,墨色匀称。
整个卷面看起来清爽悦目,令人心旷神怡。
诗赋一场,不比帖经墨义那般对记忆力要求严苛,更多的是考察考生的临场才情和文学素养。
因此,考场内的气氛也比首场略微轻松一些。
一些才思敏捷的考生,此刻也已构思完毕,开始奋笔疾书。
而那些腹中墨水本就不多的,则依旧是抓耳挠腮,愁眉不展,对着空白的试卷唉声叹气。
苏明志便是后者中的一员。
他昨日首场考试便已是勉强应付。
今日这诗赋一场,更是让他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坐立不安。
那春雨润物的诗题,在他脑海中盘旋了半天。
也只憋出几句诸如“春雨贵如油,农民乐心头”之类的打油诗。
就连最基本的平仄格律都难以周全。
至于那篇农家四季歌,他更是无从下笔。
苏明志虽顶着农家子弟的名头,但自小被苏大山夫妇和族人寄予厚望。
他一心只读“圣贤书”,从未真正沾过阳春水,更未曾体会过“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艰辛。
春耕夏耘的热闹,秋收冬藏的期盼。
对苏明志而言,不过是书本上几行冰冷的文字。
哪里能有什么真情实感去描绘?
苏明志心中充满了烦躁和绝望。
他紧握着手中那支劣质的毛笔,指节也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
苏明志忍不住在心中咒骂。
连他自己都觉得如此艰难的题目,苏明理那个乳臭未干的黄口小儿,又能作出什么像样的东西来?
恐怕此刻也正和自己一样,对着白卷发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