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奢靡与裂痕

司马老贼 土玄 1660 字 3天前

正始三年深秋,洛阳城南永和里,吴质别院。

夜色如墨,细雨悄无声息地润湿了青石板路。司马师披着深灰色斗篷,帽檐压得很低,在仆从引导下穿过三道暗门,才进入一间没有窗户的密室。

“人都齐了?”司马师脱下湿漉漉的斗篷,露出棱角分明的脸庞。烛光下,他左眼下的胎记显得格外深沉。

吴质已是花甲之年,鬓发斑白,但目光依旧锐利。他展开一卷帛书,声音压得极低:“邺城七人,许昌五人,皆是游侠中的好手。使长戟的赵三,能在十步外刺中铜钱方孔;善用短弩的李七,夜中射香头百发百中。”

司马师仔细审视着名单,指尖在几个名字上轻轻敲击:“这些人的家眷都安置好了?”

“都在温县庄园,有专人照看。”吴质凑近半步,“只是花费不小,每人月钱五百,安家费各十万钱。”

“钱财不必吝啬。”司马师从怀中取出一枚青铜虎符,在烛光下泛着幽光,“但要让他们明白规矩——若有背叛,祸及家人。”

这时,密室暗门轻响三声。吴质起身取回一卷竹简:“这是禁军中新近调动的名单。左卫营司马张硕,其妹是夏侯徽夫人的贴身侍女;右卫营督尉王浑,曾受夏侯玄提拔...”

听到妻子姓氏,司马师眉头微蹙。他想起今早离家时,夏侯徽欲言又止的神情。这些年来,他通过妻子娘家的关系网络,悄无声息地渗透进禁军的中下层。每一次利用这份姻亲关系,都让他在深夜辗转难眠。

“告诉张硕,他妹妹的婚事,太傅府会替她安排。”司马师的声音冷峻如铁,“王浑那边,让夏侯家的人去接触,我们不必直接出面。”

雨声渐密,司马师重新披上斗篷,像一道影子融入夜色。他要赶在宵禁前回到太傅府,继续扮演那个循规蹈矩的散骑常侍。

同一时刻,洛阳宫城尚书台内,烛火通明。

老尚书郎崔弘揉了揉酸胀的太阳穴,将一份新拟的诏令草稿推到一旁。他出身清河崔氏,在尚书台度过了四十个春秋,亲眼见证了这个帝国权力脉络的变迁。

“这‘正始改制’,改来改去,竟改到我等头上了!”崔弘指着那份要求重新评定中正品第的诏令,语气中带着难以抑制的愤懑,“大将军听信何晏、邓飏之言,要擢拔那么多寒门士子入仕,将我世家子弟置于何地?”

年轻的令史杜淳来自京兆杜氏,他凑过来低声道:“老大人息怒。听闻大将军意图削弱中正官的权柄,让更多郡县吏员由朝廷直接考评选拔。这…这岂不是要动摇九品中正的根本?”

崔弘摇头叹息,花白的胡须微微颤抖。他起身走向档案架,手指掠过一卷卷记载着各郡门阀谱系的竹简:“延康年间,文皇帝定鼎中原,靠的便是我等世家同心辅佐。如今大将军竟要用那些不知根底的寒门,来治理天下?何其谬也!”

窗外忽然传来阵阵笑闹声。杜淳推开窗缝,只见何晏、邓飏等人正从宫中出来,个个面色潮红,显然是刚服过五石散。何晏披散着头发,宽大的袍袖在风中翻飞。

“听闻何尚书力主改革选官制度,触怒了不少世家。”杜淳压低声音,“前日荥阳郑氏、河东卫氏联名上书,反对改制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