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达,你姑姑对舒儿怎么看?”

谈完正事,老曹的八卦之心熊熊燃起,忍不住向荀攸打听荀采与曹舒的事。

荀攸笑道:“不瞒主公,姑姑如今满心都是舒公子。只要舒公子不反对,这门亲事大有可为!”

老曹满意地点头。

若曹舒娶了荀采,自然好处多多,也不妨碍他在外 。未来的掌权者三妻四妾,再正常不过!

不过,老曹转念一想,光有美妾还不够,还需能在政途上辅佐曹舒的人。比如夏侯惇提过的夏侯令女。此外,他又想到几家合适人选……

——

兖州,泰山郡,郡守府。

年近五旬的泰山太守羊道拖着老迈的身躯,埋头处理公文。

他心中压力沉重。

五十年前,泰山羊家还是当世一流世家,连汝南袁氏、弘农杨氏也得礼让三分。可如今,几经动荡,羊家已沦为二三流世家,甚至直系血脉可能绝嗣!

作为家主,羊道日夜忧心。好在继妻争气,先得一女,三年前又为他生下儿子。

唯一的遗憾是,儿子出生时,他已年过四十五。

羊道最忧心的,便是自己等不到儿子长大成人,就会在泰山太守的位置上耗尽生命。

孤儿寡母的处境,实在令人难以安心。

他的妻子蔡贞姬虽是当世闻名的才女,但在世家大族眼中,家族传承终究要靠男丁延续,女子的才学终究无足轻重。

蔡贞姬出身名门,乃大儒蔡邕的 。她有位姐姐名为蔡昭姬,不过在此书中并不重要,故不作赘述。

蔡家正是典型的上门世家——因无男丁继承家业,只得将女儿嫁入其他世家,约定次子或三子改姓蔡氏以延续香火。蔡贞姬与羊道的姻缘便是如此促成。虽是羊道续弦之妻,二人感情却颇为融洽。

此刻蔡贞姬端着汤羹来到丈夫身旁,轻声道:夫君且歇息片刻,妾身有事相商。

羊道顺从地放下公务,与妻子对坐。

蔡贞姬开口道:过了年徽瑜便十四了,该考虑她的婚事了。不知夫君有何打算?

羊道沉吟道:我羊家日渐式微,蔡家也无人可依仗。为夫只怕等不到祜儿成年......徽瑜的婚事须得慎重,最好将来能成为祜儿的助力。

蔡贞姬深以为然。在这个时代,羊徽瑜的婚事本就不是她自己能做主的。莫说古代,即便在后世,为彩礼嫁女之事亦不鲜见。他们虽非贪图彩礼,但为家族计,女儿的婚事必须精心安排。

世家之间的联姻,本就是维系利益的重要纽带。

羊道与蔡贞姬如此重视女儿羊徽瑜的婚事,不仅因为羊、蔡两家的衰落境况,更是要为儿子羊祜的未来铺路。他们的儿子羊祜,正是日后赫赫有名的晋初三名将之一。而羊徽瑜在原历史中嫁给了司马懿长子司马师,这成为羊祜仕途坦荡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