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抵御柴皓并实施联金灭柴之策,朝廷在河北各地招募精壮乡勇,组建新军。

这支新军被命名为敢战士,隶属河北禁军序列。

新兵队伍中,有位气宇轩昂的青年格外醒目。他约莫二十三四岁,面容方正忠厚,双眼略不对称。此人正是河北相州汤阴县人岳飞,字鹏举。

其实岳飞并非初次从军。宣和四年童贯北伐燕云失利时,宣抚参谋官刘韐曾在真定府招募敢战士。当时岳飞就曾应征入伍。可惜童贯、刘延庆等将帅无能,导致二次北伐惨败。最终柴皓从辽人手中接管幽州,才结束这场战事。当时身为普通士卒的岳飞无力改变战局,加之父亲去世,便返乡守孝。

如今是宣和六年七月,按理说岳飞的守孝期未满。但河北水患严重,汤阴县也遭灾。为赡养家小,岳飞只得与同乡王贵、结义兄弟张宪再次投军。恰逢朝廷招募敢战士,岳飞便留在河北从军,未按历史轨迹前往河东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凭借从军经历,岳飞被任命为十人队的小队正,王贵、张宪担任队副。听完训诫后,年轻的岳飞忍不住进言:末将以为联金灭柴实乃下策!金人狼子野心,十年间便吞并万里辽国。待其完全掌控辽境,必会觊觎中原。而我军连辽军都难以抵挡,如何抗衡更强的金兵?幽州柴皓虽不遵朝廷调遣,但其所作所为目前对大宋并无害处。

他驻守幽州抗击金兵,拯救数万汉族百姓,堪称中原屏障!

朝廷却要自毁长城,与金国虎狼结盟,联金灭柴,实乃自取 之举!

若真灭了幽州柴皓,北方无人可挡金军铁蹄。

金兵必从幽州南下,河北百姓首当其冲!

中原无数黎民将陷战火!

即便最终击退金国,也难以弥补生灵涂炭之痛!

岳飞这番言论,慷慨激昂,见识深远。

虽仅为军中士卒,却已显露出未来名将的韬略。

事实上,岳飞年少时便在汤阴闻名。

他性情刚毅,寡言少语,喜读《左氏春秋》《孙子兵法》。

曾拜周侗为师,习得精湛武艺,能左右开弓,一县无敌。

天生神力,未及弱冠便能挽三百斤强弓,开八石劲弩。

如今经历两次投军,二十余岁的岳飞愈发沉稳多谋。

尽管他尚不知柴皓是周侗关门 ,自己的小师弟。

但即便从汉家儿郎与将士的角度,他也认为联金灭柴实为昏招,对坚守幽州抵御金国的柴皓深感钦佩。

然而英雄终究是少数。

岳飞这番见解非但未得上司赏识,反遭呵斥:“岳飞!你一介小卒懂什么天下大事?

金国既被柴皓这反贼击败,有何可惧?

朝中大人运筹帷幄,岂是你能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