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头的几名倭将,正是被唐军击溃的反叛大名 —— 越前国大名朝仓孝景、加贺国大名前田利家等人。他们在唐军的追击下,带着残兵躲进深山,没想到竟遇到了裴安一行人。朝仓孝景一眼就认出了裴安,当即嘶吼道:“裴安!你这个大唐的走狗!都是因为你,我们才会落到这般田地!今日,我定要杀了你,为死去的兄弟们报仇!”
“杀!为兄弟们报仇!” 倭兵们也跟着呐喊,朝着洞口冲来。
“放箭!” 裴安一声令下,箭矢如雨点般射向倭兵,冲在最前面的几十名倭兵应声倒地。可倭兵人数众多,很快便冲到了洞口,与唐军展开了近身搏杀。
裴安手持横刀,亲自站在最前线,一刀便劈倒一名倭兵。李虎等大唐精锐也奋勇杀敌,他们身经百战,战力远超倭兵,可架不住倭兵源源不断地冲上来。裴安招募的倭人私兵也毫不退缩,他们知道,若是被倭兵冲进来,所有人都难逃一死,因此个个拼死抵抗。
战斗从午后持续到黄昏,洞口前的山道上,尸体堆积如山,鲜血顺着山道流下,染红了下方的岩石。裴安浑身是血,手臂与大腿都被砍伤,手中的横刀早已卷刃;李虎也多处受伤,却仍死死守住洞口,不让倭兵前进一步。
可倭兵的数量实在太多,一千余人前仆后继,唐军的人数却在不断减少。当最后一名倭将朝仓孝景被裴安斩杀时,倭兵终于崩溃,剩下的几十人纷纷逃窜。可此时的裴安一行人,也已到了极限 —— 原本不到四百人的队伍,只剩下不到五十人,其中还包括十几名重伤员;三百余名兄弟,永远倒在了洞口的山道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裴安拄着横刀,看着满地的尸体与幸存的兄弟,泪水终于忍不住流了下来。他曾经梦想着,带着这些兄弟前往东南海外,建立属于自己的国度,可现在,兄弟们几乎死光,他的梦想也彻底破灭了。那些死去的兄弟,有的是跟随他多年的大唐精锐,有的是对他忠心耿耿的倭人私兵,他们都曾憧憬着未来的生活,却最终倒在了这片异国的深山里。
“将军…… 我们…… 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李虎浑身是伤,声音虚弱地问道。
裴安深吸一口气,擦了擦脸上的泪水与血迹,沉声道:“唐军已经平定了倭国,我们下山吧,找到唐军,让兄弟们的尸骨能回到大唐。”
幸存的五十人相互搀扶着,慢慢走下深山。一路上,他们看到了唐军的旗帜与巡逻队,心中却没有丝毫喜悦。当距离唐军巡逻队还有不到一里地时,裴安突然停下脚步,对李虎说道:“我去那边方便一下,你们先在这里等我,我很快就回来。”
李虎没有多想,点了点头:“将军小心。”
裴安转身走进旁边的树林,身影很快便消失在树林深处。李虎等人在原地等了许久,却始终不见裴安回来,心中顿时慌了神,派人四处寻找,却再也找不到裴安的踪迹。
当李虎等人带着幸存的兄弟找到唐军巡逻队,并告知裴安失踪的消息后,李靖与刘仁轨立即下令,在倭国境内展开大规模搜索。唐军分多路进山,几乎搜遍了倭国的每一座深山、每一个溶洞,却始终没有发现裴安的踪迹。有人说,裴安可能在下山途中遇到了残余的倭兵,已经遇害;也有人说,裴安可能不想回到大唐,独自离开了倭国,前往了东南海外。
几个月后,李靖与刘仁轨只能在给李世民的奏折中写道:“遍寻倭岛,未获裴安将军踪迹,疑已遁走,或遭不测。”
长安城内,李世民收到奏折后,沉默了许久,最终叹了口气,下令停止搜索,将裴安定为阵亡,追封裴安为 “镇东侯”,永嘉、高阳、云儿、柒儿等人得知消息后,悲痛欲绝,却也明白,裴安或许真的不会再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