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黄惜才家书递京

白衣盗 囹咙 1685 字 6天前

他继续往下看,信的最后,笔迹变得轻快了些,甚至带上了几分孩童的稚气。

“……犬子黄菡,顽劣如故,然蒙学之后,似稍开窍。日前听闻‘茂儿爷’故事,尤对其所留‘猫鹰’标记甚感兴趣。小儿无知,竟以木炭于家中墙壁涂鸦,摹画那猫鹰之形,言道此鹰‘眼神亮亮,像夜里帮娘亲找针线的老猫,又像能抓坏老鼠的大鸟,是个好爷爷’……童言稚语,唐突之处,望兄台勿怪。临书仓促,言辞潦草,唯愿兄台京中诸事顺遂,身体康健。弟惜才顿首再拜。”

信到此戛然而止。

李致贤放下信纸,久久无言。窗外,阳光正好,几只麻雀在枝头叽喳跳跃,一派安宁景象。然而,他的内心却掀起了惊涛骇浪。

黄菡!那个只有一面之缘,眼神清澈透亮的孩子!

“眼神亮亮,像夜里帮娘亲找针线的老猫,又像能抓坏老鼠的大鸟,是个好爷爷……”

小主,

这纯属孩童视角的、充满想象力的描述,像一道闪电,骤然劈开了李致贤脑海中萦绕多日的迷雾!他一直觉得茂儿爷的标记透着古怪,那线条简练的猫鹰,似乎不仅仅是某种象征或挑衅,其构图本身,就隐藏着某种他未能参透的玄机。

此刻,经由黄菡这无心之语的“翻译”,他猛地醒悟过来!

那猫鹰图案,远看,或许根本就不是一只具体的动物!那锐利的“眼睛”,那勾勒出头部和喙部的线条,那展开的“翅膀”……如果换一个角度,将其视为一张抽象化的人脸呢?一张……老人的脸!

“猫鹰”……“貌儿爷”?!

难道,“茂儿爷”这个名号,并非源自其行动如猫般敏捷、如鹰般凌厉,而是谐音“貌儿爷”——意指“有着老人貌的爷”?或者说,其背后,其实隐藏着一位长辈、一位导师?那位在茂山地区传说中,教化手下劫富济贫,后神秘消失的“老土匪”?!

这个推论石破天惊,让李致贤瞬间汗毛倒竖!

如果这个猜测成立,那么茂儿爷就并非一个孤胆英雄,他的背后可能站着一个经验丰富、智慧超群的老者。这也能解释为何茂儿爷的行动如此周密,目标选择如此精准,对官府的动向似乎也了如指掌!那位“老土匪”,或许才是真正的幕后主导,而茂儿爷,可能是其继承人,或者最重要的执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