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虔派出的远探斥候,一次次回报着同样的景象:秦军主力正仓皇南窜,旌旗浩荡,夜火通明,目标直指杀虎口关隘!
“好!果然上钩了!”拓跋虔抚掌大笑,多日来的阴郁一扫而空,“传令长孙翰,加强杀虎口防务,多备滚木礌石!尔朱荣,加紧压迫,务必将其主力彻底锁死在关墙之下!”
他仿佛已经看到李渊和他的残军,在坚固的关墙和他麾下大军的夹击下,碰得头破血流的场景。
他却不知道,就在这支“旌旗浩荡”、“夜火通明”的大军队伍里,藏着太多的秘密。
每面多余的旗帜下,可能只有两三个步兵轮流举着。每堆旺盛的篝火旁,可能只有几个老弱残兵在添柴吹火,他们身旁插着的是穿着军服的草人。那些映在帐篷上的“巡哨”身影,不过是被人来回拉扯的皮影。
真正的核心主力,早已在李渊、其格、王硕的率领下,借着一次沙尘天气的掩护,如同水滴渗入沙地,悄然脱离了这支庞大的“疑兵”。
他们轻装简从,只带数日干粮和必备武器,所有战马套上厚厚的皮袜以消除蹄音,沿着一条早已干涸、被风沙几乎掩埋的古老河谷,向着西北方向,也就是拓跋虔大军的来路和后方,进行着一场极其冒险却目标明确的千里大迂回。
这条古道是其格的祖父在一次极偶然的狩猎中发现的,蜿蜒于群山和戈壁的边缘,避开了主要的交通线和部落聚居点,几乎已被世人遗忘。行军异常艰苦,缺水,迷路,毒虫叮咬,时有士卒或战马失足坠入深谷。
但李渊意志如铁。他知道,这是一步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险棋,一旦成功,战局将瞬间逆转。
五日后。拓跋虔亲率大军,抵达距杀虎口不足三十里的地方,与前方持续“驱赶”秦军的尔朱荣部会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