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屋里安静下来。
女律师站起身,把公文包往桌上一放:“从今天起,我们无偿担任‘心味餐馆’常年法律顾问。”
其他人纷纷点头。
“不止。”她看着陈砚舟,“我们还要成立‘民间食安维权小组’,谁敢再用劣质油、假账本坑老百姓,我们就用法律加美食的方式,让他尝尝什么叫‘双倍奉还’。”
余昭昭乐了:“哎哟,你们这转变比我还快。”
陈砚舟笑了笑,又包好一个饺子,放进锅里。
水咕嘟咕嘟响着,饺子一个个浮上来,圆滚滚的,像在跳舞。
阿阮没来,但窗台上的铜铃轻轻晃了一下,没人碰它,可它就是响了。陈砚舟抬头看了眼,没说话,只是把火调小了些。
律师们开始整理文件,有人拿出笔记本电脑现场建群,有人打电话联系税务稽查的朋友。余昭昭靠在墙边刷手机,突然“哎”了一声。
“热搜爆了。”她念标题,“‘顶流女星携律师团入驻街边餐馆’,底下全是问号。”
“让他们问。”陈砚舟捞出一锅饺子,分到每人碗里,“真相不怕问,就怕没人敢问。”
阳光斜斜照进来,洒在操作台上。那道黑泥留下的痕迹还在,但已经淡了。陈砚舟低头看了看腕上的银勺,又摸了摸灶台边新摆的一摞法律文书。
火还在烧。
他手里捏着新揉的面团,指尖沾着面粉,像握住了某种新的节奏。
门外传来脚步声,越来越近。
陈砚舟抬头望去。
一个穿灰色夹克的男人站在门口,手里拎着公文包,肩上挎着相机,胸前挂着记者证,上面写着“市法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