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风光,实则步步艰难,急需援手。
这点道理,您肯定明白。
再说一句实话,咱们这回贷款,
跟老厂那会儿完全不同。
每一分都花在紧要处,
绝无虚耗,这是事实。”
杨志听完,轻轻点了点头。
他等的就是这句话。
有了这话头,接下来才好顺藤摸瓜。
事情再复杂,也得有个开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而这个口子,就在大风厂。
“郑厂长,企业要钱,合情合理。
如果您确实需要帮忙,
我们可以协调一下,让您的贷款批得快些,额度也能提一提。”
不过,咱们得先摸清你们的底细。”
这话一出,郑乾心里咯噔一沉。
了解情况?他那点家底要是真被扒出来,岂不是全露馅了?大风厂现在什么样,他自己最清楚——工人工资压到最低,年终分红不过是画张饼,他的盘算一直是熬个一两年,把厂子掏空就跑路。
哪还顾得了那么多?可眼下杨主任要查,他虽有些发虚,却还是装作镇定地试探着问:
“杨主任,您想了解什么?要是涉及些不便说的事儿,那我也只能抱歉了。”
杨志听了,只是淡淡一笑,没当回事地点了点头。
他当然明白郑乾在怕什么,但他根本不在乎这些小动作。
“我听说你们这个新厂,地是正府批的,遣散费也是正府垫付的,连设备都是从老厂搬过来的。
看来,你们跟地方上的关系相当不错啊。”
郑乾一听,脸上的笑立马浓了几分。
“何止是不错啊,杨主任!那简直是铁板钉钉的关系。
您可能不知道,这批工人,原本是陈岩石老检察长牵头搞改制的。
老人家一直记挂着他们,上次出了事故,也是他亲自出面周旋,才有了今天的大风厂。
不瞒您说,这厂子当初可是沙瑞金沙书籍亲自过问的,李达康书籍才全力推动。
这块地、这笔遣散费,全是达康书籍一手安排的。
我们这些工人到现在都念着组织的情分。
所以您放心,正府绝不会为难我们,反而会支持我们。
当然,要是再有您杨主任这样的领导关照,咱们厂只会越办越好。”
此时的郑乾满脸得意,心里早把自己当成了半官方的企业代表。
有沙瑞金这块金字招牌撑腰,他巴不得杨志多高看一眼,好让自己的分量更重些。
而这一招,显然奏效了。
杨志和身旁的人相视一眼,眼里闪过一丝笑意。
果然没白跑一趟,这家伙果然是个草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