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主任,我不跟您吹牛,现在的大风厂,完全是自家品牌当家。
自主品牌,您懂吧?我们做的是潮牌,潮流的牌!
不再是过去那种工装、校服的老路子,而是专为时髦人设计穿戴的。
整个汉东,咱是头一份。
先前欠债累累,那是老班子的事儿。
如今的大风厂早就脱胎换骨,是个新企业,
和从前半点瓜葛都没有。
打我接手以来,别的不敢说,工人工资从没拖过一天。
我们这就是新型企业的标杆!
现在我还挂着区里的正协委员名头呢,自家人!”
杨志听罢连连点头,面上满是赞叹之色。
可心里清楚得很——他对大风厂的底细,比郑乾自己知道的还多。
就连银行放贷前的商谈细节,他也门儿清。
在国内,只要是他想挖的事,没有查不到的。
这就是发改委的底气。
随着经济一路高歌猛进,这个部门的分量也越来越重。
要不是赵立春亲自去劝他上司,这种地方,杨志根本不会踏进一步。
对付郑乾这样的毛头小子,他压根不用费力。
“郑厂长啊,看来我们这次是多此一举了。
你们厂发展得这么好,我们能帮上的忙恐怕不多。
不过没关系,以后有机会,一定尽力支持。
扶持企业发展,本来就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这点您不必客气,小事一桩。”
这话刚落,郑乾心头咯噔一下。
他图的是什么?不就是钱吗?
接手大风厂图什么?还不是为了捞一笔?
跑银行低声下气地求贷款,图的又是什么?
目标明明白白,刚才那番话不过是抬身价罢了。
哪想到对方直接撂下这么一句,一时竟接不上话。
但他反应极快,马上赔着笑脸道:
“杨主任,您有所不知啊,
越是往上冲的时候,越需要您这样的靠山。
不瞒您说,我现在正跟银行谈贷款的事。
一个厂子要壮大,哪离得开资金周转?
如今的大风厂,最缺的就是这笔活水。
但我们有个原则——工人第一。
工人的事儿最大,别的都能往后放。
可厂子要想往前迈步,总得有点本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