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藩王赴东瀛准备

山东,鲁王府。

相较于福王的失态,鲁王朱寿宏接旨时,显得平静许多。他整肃衣冠,恭敬地聆听完毕,叩首谢恩,礼仪一丝不苟。

但当他手持圣旨,独自回到书房时,那平静的面具才缓缓碎裂。他走到窗前,望着曲阜的方向,久久不语。圣旨中“安夷省为倭国文教核心,正需王叔这般贤王坐镇,推行教化”的话语在他脑中回荡。

“京都……归化府……”他低声咀嚼着这个名字,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那里是倭国的千年古都,公卿贵族盘踞,文化底蕴深厚。陛下将此重任交予他,是知遇,亦是千斤重担。

他抚摸着书架上那些陪伴他多年的典籍,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使命感,冲淡了离乡的愁绪。“也罢!既然内地已无我用武之地,这海外的文教之功,便由我朱寿宏来开创!将圣贤之道,播撒于东瀛,使王化覆盖旧都,此乃千秋功业,虽千万里吾往矣!”他深吸一口气,眼神逐渐变得坚定,开始研墨铺纸,亲自拟定要携带的书籍清单和随行文士名单。

汉中,瑞王府。

瑞王朱常浩接到圣旨时,正在校场检阅他的卫队。他单膝跪地,听罢旨意,猛地抬起头,眼中非但没有惧色,反而迸射出灼热的光芒。

“臣,朱常浩,领旨!必为我大明,永镇北溟!”他声如洪钟,几乎盖过了天使的宣读。

起身后,他一把将圣旨塞给身旁的长史,大步走到校场将台,对着台下肃立的将士们,高举双臂:

“儿郎们!陛下的旨意来了!咱们不再困守这汉中一隅了!北溟省,地广人稀,资源丰沛,正是我等好男儿建功立业、开疆拓土之地!那里或许苦寒,但功勋与荣耀,亦与严寒同在!随本王北上,为我大明,守此北门,开此新土!”

“愿随王爷!万死不辞!”校场上响起震天的吼声。朱常浩胸中豪气干云,只觉得一条比困守封地广阔无数倍的道路,正在眼前铺开。他立刻召集幕僚,开始研究北溟地图,商讨移民、屯垦、开矿诸事,恨不得插翅立刻飞往那片属于他的天地。

湖广,桂王府与惠王府。

圣旨几乎是同时送达两府。桂王朱常瀛与惠王朱常润不约而同地屏退左右,在密室中碰头。

“五哥,圣旨到了,七月十五,天津卫集结。”惠王朱常润压低声音,脸上已无朝会时的忧虑,反而带着一丝兴奋。

桂王朱常瀛微微颔首,眼中精光闪烁:“七弟,机会来了。西海、南溟,虽悬海外,却控扼大洋,贸易咽喉。陛下允我三卫亲军,许留七成赋税,此中深意,你可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