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椅上,天启皇帝朱由校(朱啸)静静地看着这“百家争鸣”的一幕,嘴角噙着一丝掌控一切的淡然笑意。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让臣下们充分争论,他才能从中权衡,做出最有利于平衡各方、也最有利于帝国的决断。
争论声渐息,众臣都意识到,最终拍板的,只能是御座上的那位年轻君主。他们屏息凝神,等待着天语纶音。
朱由校(朱啸)缓缓起身,走到龙案前,手指在那幅巨大的东瀛舆图上轻轻划过,最终停在东瀛省的位置。
“诸卿所荐,俱是深思熟虑,皆为国朝干才。”皇帝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瞬间压满了整个大殿,“四省情形不同,用人自当有别。然,非常之时,需行非常之法,用非常之人!”
他目光如炬,熔金火焰无声跳跃,锁定吏部尚书李长庚:“李卿,拟旨!”
“臣在!”李长庚连忙躬身,屏息以待。
“着令:” 皇帝声音陡然提高,如同惊雷炸响,一字一句,清晰传遍大殿,也砸在每个人的心上:
“东瀛省:顺天府丞张国维,晋升东瀛省巡抚,加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衔,赐便宜行事之权!朕给他的首要之务,不是怀柔,而是肃清!肃清残敌,稳定秩序,凡有冥顽不灵、敢于作乱者,无论身份,准其先斩后奏!”
“东瀛省巡按御史,由陕西道御史左光先担任!朕要他用那双‘铁面’,给朕盯紧东瀛省的每一个角落,吏治、军纪、民情,凡有贪腐渎职、勾结余孽者,严惩不贷!”
“安夷省:南京国子监祭酒解经雅!晋升安夷省巡抚,加礼部右侍郎衔!首要在于兴办学校,推广儒教,化导人心!朕给他三年时间,要看到京都街头,倭人稚子皆能诵《论语》,士绅皆以习汉礼为荣!”
“安夷省巡按御史,由礼部祠祭清吏司郎中黄希宪担任!监督教化推行,整肃士风,确保文教之政,不被旧势力所阻挠扭曲!”
“北溟省:江西右布政使何腾蛟,晋升北溟省巡抚,加户部右侍郎衔!首要在于移民实边,开发资源,巩固边防!朕不管他用什么法子,五年之内,北溟省需接纳移民十万户,开辟良田百万亩,虾夷地(北海道)之金、银、煤、铁,需有序开采,以为国用!”
“北溟省巡按御史,由户部郎中宋一鹤担任!协理粮饷,稽查工程!朕把北溟的钱袋子交给他,每一笔开销,都要给朕算得清清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