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徐展开,借着指尖清光,可见上面以金粉混合着朱砂,书写着密密麻麻、扭曲如虫蛇鸟迹的文字——正是古梵文。
旁边间或配有简陋的图示,描绘着火焰的种种形态,有的温和如灯烛,有的暴烈如雷霆,更有一些形态奇异,非世间常见之火。
许清安不通梵文,他凝视着那些梵文,虽不解其义,但精神沉浸其中,却能隐隐“感觉”到文字笔画间流淌的意蕴。
那是关于“火”的描述,关于一种内蕴灵性、近乎不朽的火种的特质。
他的目光,最终被其中一幅图示牢牢吸引。
那图描绘的并非自然火焰,而是一朵被禁锢在透明琉璃盏中的、不断变幻色彩的奇异火苗。
火苗的核心,似乎有一点永恒不动的光芒,而外围的光焰却如活物般流转不息。
图示旁,有几个梵文字符被特意加大、加粗,透着一股郑重其事的气息。
许清安伸出食指,轻轻虚点在那几个加大字符之上。
他阖上双眼,凝丹境的庞大灵识高度凝聚,不再试图“阅读”,而是全力去“共鸣”。
去捕捉这字符在被书写者赋予意义时,所凝聚的那一丝精神印记与信息碎片。
识海之中,波澜微兴。
模糊的意念片段,如同破碎的镜像,断续传来:
“……佛前……长明……非木非油……自生灵光……历劫不灭……”
“……天竺……高僧……携来……贡于……景星庆云……”
“……王……宝之……秘不示人……”
“……北兵至……城欲破……慌乱……典籍散佚……此‘不昧真炎’……随……北狩……”
“不昧真炎”……北狩……
许清安猛地睁开双眼,眸中精光湛然,如同暗室中划过的闪电!
所有的线索,在这一刻如同散落的珍珠被串连起来!
这卷梵文档案,记载的是一种名为“不昧真炎”的奇异火种。
源自天竺,被作为珍贵贡品献给了大理王室,秘藏于深宫。
而在蒙古大军攻破大理都城之后,此火种随着被掳掠的宝物、人员一同“北狩”。
指向了北方,蒙古王庭所在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