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洛青依所言,北境防线稳固,袁弼和李章将边务打理得滴水不漏。
东牟经历西境和青州港两线受挫后,确实暂时偃旗息鼓,边境难得的平静。鹰扬军内部,政务运转顺畅,张全、王东元及各城道员均展现出出色的治理能力,将各项事务安排得条理分明。
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果然集中在了“鹰扬新币”的推行上。
“大帅,”张全面色凝重地汇报,“西夏退出新币同盟的影响比我们预想的要大。市面上流传着各种说法,有说我们鹰扬军财力不济,新币迟早贬值;有说东夏、西夏都不会承认新币,拿了也没用;甚至还有谣传,说我们发行新币是为了搜刮民财,填补军费亏空……虽然我们多方辟谣,但人心浮动,许多商户都在观望,不敢轻易接受新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陶玖补充道:“而且,因为回收旧币、铸造新币需要时间,目前市面上的钱币流通量确实有所减少,导致部分物价出现波动,虽然我们尽力平抑,但百姓还是感到了一些不便。若新币发行时不能迅速建立信誉,恐怕会引起更大的混乱。”
严星楚默默听着,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
这些问题,都在他和幕僚们事先推演过的困难列表里,只是西夏的突然退出,加剧了这些困难。
“我们的准备金是否充足?”严星楚问道。这是新币信用的基石。
“回大帅,按照您的吩咐,我们秘密从各城府库、以及洛商渠道,调集了大量的金银、铜料,以及部分硬通货如丝绸、药材等,价值远超首批计划发行的新币面值。这一点,足以保证新币不会凭空贬值。”陶玖负责此事,回答得很有底气。
“好!”严星楚点头,对周兴礼道,“信用根基还在,就不怕风浪。老周,加大宣传力度,不仅要辟谣,更要主动宣传我们新币的优势——制作精良难以仿造、随时可到指定官署兑换足额金银、携带方便利于商贸。可以组织一些可靠的商户,提前试用新币,给予他们一定的优惠,让他们成为活招牌。”
“是,大帅!”
“老陶,”严星楚又看向陶玖,“物价方面,由你牵头,联合洛商和一些与我们关系密切的大商号,设立平准仓,在必要时候投放物资,稳定关键商品的价格。同时,严查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的行为,发现一个,严惩一个!”
“明白!”
“另外,”严星楚沉吟片刻,“新币正式发行当日,我鹰扬军所有官员、将士的薪饷,全部改用新币发放!告诉兄弟们,我严星楚,和他们一起用这新钱!”
此令一出,陶玖和张全也点了点头。军队是鹰扬军最核心的力量,官兵们对严星楚有着近乎盲目的信任。由军队带头使用新币,无疑能给民间注入一剂最强的信心针。
“大帅英明!”几人齐声道。
安排完最紧要的新币事务,严星楚又接见了从青州港赶回来的李为。
李为详细汇报了青州港的状况。
静海军退去后,港口恢复了平静,岸防工事得到进一步加固。
水师的训练也在米和的督促下加紧进行,那些被解救的岛国遗民,大部分都怀有感激之心,训练颇为刻苦,其中也涌现出一些不错的水手苗子。
“只是,”李为有些惭愧地说道,“末将对于水战,终究是半路出家,许多细节把握不好,水师成军,尚需时日,也更需精通水战的将才统领。”
严星楚安慰道:“你不必自责,水师非一日可成。精通水战的将才,我已经请来了。”他将陈近之即将前往青州港指导水师建设的事情告知他。
李为闻言大喜。
陈近之执掌广府军多年,其水师力量在东南也是排得上号的,能有这样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帅指点,青州港水师必能少走许多弯路。
“陈老帅预计会在归宁城休整几日,便会起程前往青州港。届时,李为你亲自陪同,一路上多向老帅请教。通知米和在青州港做好迎接准备,一切听从陈老帅安排,若有难处,及时禀报。”
“末将领命!”李为应道。
送走李为,严星楚揉了揉有些发胀的眉心,后背的伤处又开始隐隐作痛。
史平连忙递上温水,低声道:“大帅,歇会儿吧,夫人吩咐过,您不能太过劳累。”
严星楚接过水杯喝了一口,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