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顺着他的手指看去,只见地图上某些地方被朱砂做了标记,主要集中在冀州、豫州一带——正是袁绍刚才提到的太平道活动区域。
荀彧沉默了。
他感到自己正站在一个十字路口,而袁绍向他展示的道路既诱人又危险。更令他不安的是,眼前这个袁绍与他印象中的四世三公的贵公子判若两人——那种笃定,那种锋芒,那种...仿佛能看透未来的眼神。
“文若不必现在回答。”袁绍看出他的犹豫,语气缓和下来。
“袁某今日所言,望你三思。不过...”
他停顿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狡黠:“若我所言不虚,六年后黄巾起事时,希望你能记得今日之约。”
荀彧郑重地点了点头:“若天下真如主公所言大乱,而主公确有救国安民之志,彧自当效力。”
袁绍笑了,这次是真心的笑容。他知道,以荀彧的性格,一旦许下承诺就绝不会背弃。这个在前世为曹操奠定基业的王佐之才,今生或许会成为他袁绍的左膀右臂。
“文若对近日太平道的活动,可有耳闻?”
袁绍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张角那妖道蛊惑民心,恐非善类。”
荀彧放下茶盏,眉头微蹙:“我近日查阅各地奏报,太平道信徒已遍布八州,若一旦生变...”
“文若是在担心朝廷无力应对?”袁绍直截了当地问道。
荀彧沉默片刻,终于点了点头:“宦官专权,天子昏聩,朝中诸公各怀心思。若真有大乱,恐怕...”
他没有说完,但袁绍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室内一时陷入沉寂,只有烛火偶尔发出轻微的爆裂声。
袁绍忽然起身,走到书架前取出一卷竹简:“文若请看。”
荀彧接过展开,发现是一份各地豪强与太平道往来的密报。他的手指微微颤抖:“这些人都...”